欒在姓氏裏的讀:Luán。
壹、釋義:
欒(欒)讀(luán)
1、落葉喬木
葉含鞣質,可制栲膠,花可入藥,又可作黃色染料,木材可制器具,種子可榨油。
2、古代樂器鐘口的兩角。
3、建築物立柱和橫梁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
4、瘦削。
5、猶圓,方圓之圓。
6、古邑名
春秋屬晉,故址在今河北省趙縣西北。
7、通“孿”。
雙生子。
8、通“鑾”。
指古代帝王車駕所用之鈴,詳“鑾車”。
9、姓
漢有欒布。
二、漢子演變
三、組詞
欒公社、欒華、欒子、欒巴噀酒、欒櫨、欒栱、欒欒、欒棘、欒脧、欒社、欒茶、欒車。
擴展資料
壹、姓氏多源,主要有三:
1、出自姬姓,晉靖侯的孫子欒賓的後代。
2、出自姜姓,齊惠公的兒子名堅,字子欒,他的子孫用他的名字的“欒”作為姓氏。欒姓人口並不多,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壹百位。
3、出自少數民族。
二、遷徙分布
欒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壹百位。
欒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時,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有個後代叫賓,是晉國的公子,晉靖候的孫子,他被分封在欒(今河省北元氏縣東,壹說在今河北省城縣,亦說今河北欒城)邑,因此被稱為欒賓。
欒賓的孫子欒枝把邑名作為姓,稱為欒氏,世代相傳,成為欒姓的起源。
百度百科-欒姓
百度百科-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