嚙的讀音niè,筆畫名稱:豎、橫折、橫、豎、橫、豎橫、撇、點、豎折、豎彎、豎。
嚙,漢字,指咬:嚙齒動物。(a.牙齒咬緊;b.像牙齒那樣咬緊)。說文解字卷二齒部噬也。從齒聲。五結切,(齧)噬也。口部曰。噬、啗也。釋名曰。鳥曰啄。獸曰齧。成語有餐風嚙雪,形容野外生活的艱苦。出處 明·張景《飛丸記·月下傷懷》:“壹痛爺娘,餐風嚙雪;二傷姑媽,替死超生。”
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與父母心相感應。出處 漢·王充《論衡·感虛》:“曾母……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弛至問母……”《後漢書·周磐傳》:“磐同郡蔡順……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弛歸。”
《說文解字》是什麽書: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撰寫的圖書,成書於東漢漢安帝建光元(公元121年)。該書凡收字9353個,重文1163個,註文13萬3440個。按文字形體及偏旁構造,分列為540部,字體以小篆為主,有古文、籀文等異體則列為重文。每字下有註釋,大抵先釋字義,再釋形體構造及音讀,依據六書解說文字,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即六書。
對後世字書影響巨大。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中國第壹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