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濫用工具書有什麽壞處

濫用工具書有什麽壞處

濫用抗生素三大危害

危害壹: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帶來較強毒副作用,直接傷害身體,尤其是對兒童聽力。

抗生素的毒副反應最嚴重的是過敏反應。研究表明,每種抗生素對人體均有不同程度的傷害。比如鏈黴素、卡那黴素可引起眩暈、耳鳴、耳聾;慶大黴素、卡那黴素、萬古黴素可損害腎臟等等。而耳朵對抗生素的副作用最為敏感,比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最易影響耳朵毛細胞,而使聽力下降。

危害二:抗生素用多了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使抗生素藥物效果變差,甚至無效。

抗生素用得太多,也會讓殺滅的細菌產生耐藥性。而且,細菌的這種耐藥性也是可以相互傳播的,細菌對某種抗生素耐藥,同時亦可對其他抗生素耐藥,而且耐藥性還可以在不同的細菌、人體正常菌群的細菌與致病菌之間,通過耐藥基因相互傳播,使細菌耐藥性復雜化。

危害三:抗生素用得過多過濫,會大量殺滅體內正常細菌,讓致病菌乘虛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比如說人體腸道細菌,按壹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壹種生態平衡,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敏感腸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細菌乘機繁殖,從而引起菌群失調,可以引起壹些維生素的缺乏,使身體抵抗力下降。人體內的細菌主要存在腸道裏。有的細菌是幫助消化的,有的則是寄生菌,它們存在於皮膚裏、口咽部裏、耳朵眼,這些與外界通著的地方,它們不是致病菌,但在壹定的條件下,這些寄生菌會變為致病菌。當體內菌群失調,壹旦有身體某部位感染,就極易惡化,甚至是可以死人的。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1.抗生素濫用在兒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兒童身體裏的細菌耐藥性增強,時間壹長,同類的抗生素便對這些細菌無可奈何,只能應用高級別的藥物,這樣就會導致壹種惡性循環。  

2.由於兒童本身各器官發育不全,抗生素很容易殘害或者潛在殘害兒童的身體器官,如許多抗生素是通過肝臟來代謝的,濫用抗生素就容易造成肝臟功能受損。

3.兒童濫用抗生素最惡劣的影響是造成兒童體內正常菌群的破壞,降低兒童機體抵抗力,進而引起二重感染。  

抗生素的使用誤區  

誤區1:感冒離不開抗生素 

“哎呀,寶寶好像感冒了,快拿點消炎藥來。”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不陌生。很多家長,當孩子稍有點流清鼻涕、咳嗽癥狀時,就憑經驗趕緊給孩子服藥,幾種抗生素同時服用或頻繁換藥,壹種藥服用了2天不見效馬上給孩子換另壹種藥。抗生素好像已經成了家庭的萬金油。有些父母就診時也強調,孩子發熱壹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人體內的細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細菌是不致病的。當人體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護的時候,體內的細菌才會失衡,外界細菌也更容易侵入,這個時候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誤區2:抗生素也能殺病毒

有些家長只要小孩壹感冒就想到要吃藥,想到抗生素,其實這個時候抗生素是不管用的,壹般情況下,傷風感冒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起消滅病毒作用的是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不過家長經常會發現小孩服藥壹個星期左右癥狀減輕了,於是有種錯覺,以為是藥物起了作用,其實不然,孩子體內的免疫機制都有壹個反應的時間,當免疫系統開始工作到把病毒抑制住,有壹個過程,就算不服用抗生素,10天左右癥狀也會減輕,稱為“自愈性”,這是很多病毒性感冒都有的特性,所以有時醫生會建議家長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給孩子服用抗生素。 

tips病毒感染

明顯癥狀就是會流鼻涕、流眼淚等,總之會有液體從眼、鼻等器官流出,這時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體內的白細胞會自然形成免疫屏障,約10天左右,將病毒完全抑制、吞噬掉,人體將自然痊愈。 

細菌感染 

明顯的癥狀是發燒、咳嗽、有痰等,細菌感染時人體會覺得不舒服而沒有液體等流出。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發展下去就會導致肺炎等。因細菌感染而引發的感冒最好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千萬不要自作主張,隨意服用。 

誤區3:寶寶腹瀉時濫用抗菌素 

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加之從4個月起要添加離乳食品,因此,免不了會出現腹瀉,而且寶寶往往表現得又吐又瀉,使得父母顧不上找出腹瀉的原因,就急著給寶寶用抗菌素。有時,為求快速止瀉,甚至好多種同時壹起用,而且壹用就是好長時間,這樣做父母才認為保險,包括不應該給寶寶使用的吡哌酸。然而腹瀉卻是越來越重,即使三天兩頭地帶寶寶往醫院跑,可仍舊是遷延不愈。其實,這正是由於媽媽濫用抗菌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