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是”字是兼詞,可以是代詞兼動詞,也可是名詞兼動詞。
主要原因是“是”的演化過程造成的,本質原因是“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學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壹體。 許多搞語言工作的人壹直認為文言“是”字要麽是代詞要麽是判斷詞,其實不然,“是”字本身就兼有代詞動詞的性質。
(不要誤解為“是”字有時作名詞、有時作代詞、有時作動詞,而是同壹個“是”字本身兼而有之) 壹、是字單獨作代詞、名詞、動詞、形容詞 是字單獨作代詞,壹是處於主語位置,二是定處於名詞之前作定語,三是作賓語。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 2“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寡人之於國也》) 3、“崤有二陵焉。
……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崤之戰》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蘭亭集序》) 5、“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 (《晉公子重耳出亡》) 6、“我業是有年矣”(《賣柑者言》) 1、2句是代詞作主語,3、4句是代詞作定語,5、6句是代詞作賓語。
是字單獨作名詞。“是”字產生之初就是名詞,“實事求是”的是就是本義。
《說文解字》:“是,直也,從日正。段註:“以日為正則曰是。
從日、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以日為正,則正於日也。
“定國是之詔即下”的“是”也是名詞。(《譚嗣同》) 是字單獨作動詞,處於謂語位置。
7、“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下》 8、“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 謀攻》) 9、“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是非對舉(《齊桓公求管仲》) 10、“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1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雨霖鈴*寒蟬淒切》) 7句中“是誠不能也”的是在副詞“誠”字之前為代詞,7、8句中其余的“是”字與“非”對舉,只是8句中的是字省略罷了。動詞“是”除了表判斷外,還可以用作表比較的動詞,如,“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的“是”,是由名詞是“正、則”意引申而來。
(《勾踐滅吳》) 是字單獨作形容詞,也是由本意引申的。 12、“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察傳》) 13、“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二、“是”字的兼詞現象 “是”字作為兼詞,往往處於前有復雜的短語或句子後無謂語的位置,既作主語又作謂語。
不同於“焉、諸”等兼詞,它們可以拆分為兩個詞,而“是”不可拆分。 (壹)“是”兼有代詞、動詞的功能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的“是”是判斷詞,同時復指,作主語。
(《燭之武退秦師》 15、“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 (《五蠹》) “是”作為兼詞,在疑問句中有時倒裝 16、“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17、“求!無乃爾是過與?”句式為“無乃是爾過與?”的倒裝。(《季氏將伐顓臾》) 16、17句的“是”出於同壹篇文章,同為疑問句,除了加強語氣的“無乃”之外,從語意到句子各要素完全相同,因此,兩個“是”用法相同。
(二)是字兼有名詞、動詞的功能 18、“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原謗》) 19、“盤庚……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18句的“是”字,課文、詞典註解為“這樣看來”,好象解釋為插說成分,是不對的。這個“是”字兼有名詞“是”的本意“正、則”,可以解為“規律、事實”,同時有動詞“是”的本意“以……為是,以……為準”,可以解為“判定、判別、判斷”。
19句“是”更為典型,連詞“而”字連接的後文是謂詞性質的成份,那麽“是”必為謂詞,只是又有名詞本意“正、則”之意罷了。 三、區別“是”字兼詞和單性詞 什麽時候是兼詞,什麽時候是單性詞,如何區別?除了前文所述位置的區別外,還可以采取替換法。
代詞“是”可以用“此、斯”替換,“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厚取之君而不施於民,是為筐篋之藏也”。
(《晏子辭千金》)“是謂亂軍引勝”。 (《孫子* 謀攻》)——而這個位置的兼詞“是”不可用“此、斯”替代,“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寡人之於國也》) 動詞“是”可以用“為”替換。
例如,“是何楚人之多也?”句式應為“楚人之多也是何?”的倒裝,“是何”就是“為何”。(《垓下之圍》)“同是天涯淪落人”。
(《琵琶行》)——而兼詞不能用“為”替換。例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能換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知也”。
四、“是”為兼詞的主要原因 A“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名詞和動詞兩種功能。B在語言演化過程中,“是”字由名詞代詞演化為今天的判斷動詞,必然有壹個橋梁,這就是“是”字的兼詞.那麽“是”成為兼詞的本質是什麽?肖婭曼認為:“它自產生之日起,即集形而上學之本在、存在、存在。
2. 有些字的文言文意思,跪求1、易
(1)換,交換
寒暑易節。——《列子·湯問》
寡人欲以百裏之地易安陵。——《戰國策·魏策》
(2)改變,更改
獄詞無易。——清·方苞《獄中雜記》
(3)容易。與“難”相對
貴貨而易土。——《國語·晉語七》
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禮記·樂記》
2、難
(1)困難;艱難;不容易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2)為難,畏難;感到困難
鐵衣冷難著。——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類
(1)又
亦類此耳。
梨栗棗柿之類。——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事例;條例
舉類邇而見義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3)相似;像
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4、故
(1)事;事情
昭伯問家故,盡對。——《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國語·周語下》
(2)舊識;舊交
君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
5、知
(1)懂得,了解,理會
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史記·李將軍列傳》
食馬者不知。——唐·韓愈《雜說》
(2)要好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
1、易 :(1)交易;(2)交換;(3)改變;(4)容易;(5)輕視;(6)平坦;(7)怠慢;(8)周易的簡稱。
2、難 :(1)困難;(2)災難;(3)詰責。
3、類:(1)種類;(2)相似;(3)大都。
4、故:(1)原因;(2)事故、變故;(3)舊;(4)故意;(5)死亡。
5、知:(1)知道;(2)知識;(3)交好;(4)執掌、負責。
3. 文言文中“或”字的解釋或 #huò
釋義 ①表示選擇關系: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星期六逛書店或在家睡覺。②也許,表示不能肯定:或許|或者。③相當於“ 有人 ” 、“ 有的 ” :人固有壹死,或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④稍微:不可或缺。
或者 #huòzhě ①也許;可能。②表示選擇關系。
〖例句〗妳們可以用鋼筆或者圓珠筆寫作業,可別再用鉛筆寫了。
或許 #huòxǔ 也許。
〖例句〗這小包硫酸亞鐵妳帶回去,給那盆花上壹點兒,或許能起到增綠的作用。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或 <;代>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囗(象城形),從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衛國。本義:國家。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或,有也。――《小爾雅·廣言》
或躍在淵。――《易·乾》
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或群或友。――《詩·小雅·吉日》
庶或餉之。――《禮記·祭義》
或賜二小人酒。――《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或說處殺虎斬蛟。――《世說新語·自新》
或立或臥。――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或坐或俯。
或笑或哭。
或飲或博。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時(有時);或壹,或種(某種
或huò
⒈也許。〈表〉不肯定,選擇:~許。~者。~近~遠。~多~少。這個~那個。
⒉有人。有的人:~曰。人固有壹死,~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4. 才字 文言文怎麽解釋便豫人家事,則胡又已去。
——《晉書·夏侯湛傳昆弟誥》 才小富貴◎ 才 cái 〈名〉 (1) 才力:才伐(才力門望);才格(才能。壹說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與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筆(寫作的才華);才義(才思和義理) (3) 人才,剛剛) (3) 這樣遲。
肯定句少用:唯才是舉;幹才;正因為有困難,才派我們去 (8) 強調確定語氣 [indeed] (9) 才+形+呢。主要強調程度高。
如:這才好呢。——《晉書·謝混傳》 (7) 又如;廣開才路;棟梁之才,程度低 初極狹。
——《淮南子·主術》 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前壹小句常有“只有:詩才;才調(才情風格) (6) 從才能方面指某類人 [person in regard to capability。故“材”、“財”、“才”三字同源。
——王力《同源字典》 當今乏才,以爾為柱石之用,莫傾人棟梁。——《世說新語·規箴》 (9) 姓 ◎ 才 才 cái 〈副〉 (1) 剛剛 [just] 才數月耳。
如。——宋· 沈括《夢溪筆談》 (2) 又如:剛才(剛要,剛剛);方才(才。
——《漢書·賈才傳》 遠縣才至、必須、要、因為、由於”等詞語 [then;then and only then] 惟正月才生魄;天才;人才 (8) 通“材”。材資:要多練習,才能提高成績! (11) 才[+不]+動+呢;才屬(僅能連續) (6) 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或由於某種原因、目的而能怎麽樣。
用於後壹分句:壹***才十個。——《後漢書·張衡傳》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 personality, character]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國語·齊語》 (7) 又如∶奴才;蠢才,只 [only]——表示數量少;廊廟之才 (5) 天賦的特殊才能 [gift],物有用叫做“財”,人有用叫做“才”! (10) 才+[是]…。含有“別的不是”的意味。
如:這才是好樣的。——《資治通鑒》 (2) 又如。
——《漢書·晁錯傳》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這麽遲 [so late]——前面有問原因的疑問詞語。如:妳怎麽才來? (4) 僅,不夠分,無或可廢。
——《後漢書·馬融傳》 木有用叫做“材”,誰最賢哉?——《史記·滑稽列傳》 五才之用;本能 [aptitude] 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孟子·告子上》 才能不及中人。
——《史記·李將軍列傳》 西門豹治 鄴,民不敢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 又如。常寫作“材” [talent] 樂裏多才。
——《列子·仲尼》 舉賢才。——《論語》 救時應仗出群才,才通人。
——清·秋瑾《黃海舟中》 (4) 又如,三子之才能。如;才能 [ability] 任人之才:我才不去呢。
5.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復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裏可以是實詞,在另壹個句子裏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幾個. 下面我把首選的古漢語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壹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壹並打給妳. 而 壹、ér 壹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妳(的)”、“妳們(的)”.例如:《項脊軒誌》:“某所,而母立於茲.” 三連詞.⒈表示並列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系,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關系,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⒊表示遞進關系,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壹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⒋表示修飾關系,前項修飾後項,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轉折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設關系,常連接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範圍等,可譯為“以”.例如:《圖畫》:“古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⒈相當於“之”.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例如:《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夠.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壹官,行比壹鄉,德合壹君,而徵壹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參考文獻:《辭源》《中學文言文索引詞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0條評論。
其他回答 ***2條回答評論 ┆ 舉報 紅紅[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義”中的“而”表並列.從語法角度看,“而”連接前後兩個動賓結構“舍生”“取義”,無輕重之分,更無遞進,轉折關系.“舍生而取義”解釋為舍棄生命選擇道義. 下面是“而”用法總結! 而 (1) 第二人稱代詞,(2) 壹般作定語 某所,而母立於茲. ( 2 ) 副詞,譯為“就,才”. 然則何時而樂耶? (3)連詞 並列關系,壹般不譯. 蟹六跪而二螯. 遞進關系,譯為“並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承接關系,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吾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轉折關系,譯為“但是”或“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假設關系,譯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⑥修飾關系,連接狀語與中心詞,可譯為“地”也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因果關系,譯為“因而”.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及夫遊之樂也. ⑧表比喻,譯為“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 本文***用25個“而”字,表示前後詞句並列、承接、修飾、轉折等關系,想壹想下列語句中“而”字的用法,體會它們各自語氣的輕重,探究“而”輕重音朗讀的規律. (1)、太守與客來飲於此……而年又最高(遞進、重讀) (2)、若夫……巖穴暝 (承接、輕讀) (3)、朝而往,暮而歸 (修飾、輕讀) (4)、溪深而魚肥 (並列、輕讀) (5)、禽鳥……而不知人之樂 (轉折、重讀) 小結:凡是表轉折或遞進意味,都需重讀,凡連接詞與詞,有調節作用的則應輕讀.學生齊讀,體會“也”和“而”的讀法.。
6. “其”字在文言文中的所有解釋下面是“其”在中學階段所涉及的意義和用法,可參考壹下。
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例:①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後受其敵。(其:它們的。)③其夫囈語。(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他們的。)⑥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壹樣的妝飾。(他:她們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壹貧,其壹富。②於亂石間擇其壹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壹二。
⑶活用作第壹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例:①並自為其名。②舍其文軒。③既其出。(其:我們)④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⑤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其:我的)⑥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貴驕士。⑧遂前其足。⑨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⑩亦各言其誌也!
⑷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例:①妻跪問其故。?②念悲其遠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其:他們)④望請其指教。(其:她們)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其:它們)
⑸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麽"。例: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壹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這些泥士石頭怎麽樣。)②其孰能譏之乎?③且行千裏,其誰不知?④其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例:①其不設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懷其璧。(其:那塊)③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本義項指後壹個“其”:那個。)④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事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其:壹說如果。)⑤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其往:其後,將來)⑥未必有其實。(其:那樣。)
⑺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例: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③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此其:這種。此、其同義連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其:可要。壹說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其:還是)④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誌!(其:可,壹定。這裏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賜。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則齊國其庶幾乎?
(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例: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②其若是,孰能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