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臨灃寨的傳說和故事

臨灃寨的傳說和故事

作為歷史文化名村,臨灃寨吸引人的不只是它古老的建築,還有這個古村落流傳下來的傳說和故事。幾年來,尹亮亮註意收集整理了寨內流傳下來的許多傳說和故事,給我們解說的同時,他也娓娓道來。

在朱鎮府內,壹塊平放在地上的石碑引起了我們的註意,上面寫著“旌表節烈”四字。尹亮亮說,這塊碑是從朱家祖墳挖出來的,據考證是為表彰壹個貞婦而立的。據說當年朱家的壹個媳婦田氏,年紀輕輕丈夫就死了,她為夫守節沒有再嫁,因為遭到壹個賴皮鄰居的調戲,憤而上吊自殺。縣令為了表彰她的貞節,賜她“旌表節烈”四字。關於此事,《郟縣誌》中有“田氏被鄰居趙鐸調奸不從,自縊”等文字記載。

朱家在臨灃寨家大業大,寨子裏至今 還流傳“朱紫貴買煙”的典故。據說,當時郟縣壹帶的農民種了煙葉要到襄城縣去賣,但是煙商為了壓價,讓煙農壹直等到下雪天才開始收。煙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宴請各地來的煙商時,哪個煙商帶錢最多、收煙最多就坐在首位。有壹年,朱紫貴也去買煙,宴請時徑直坐在了首位。煙行老板壹看他穿件破棉襖,腰裏系根麻繩,穿著草鞋,壹副窮酸相,就說:“妳坐錯位置了吧?”他回答:“我沒有坐錯,我準備收三個月煙葉,妳們收1塊錢壹斤,我收10塊錢壹斤。”他的話讓煙商們面面相覷。就這樣,不到三個月,他以10倍的價格收購了幾乎所有的煙葉。煙葉存了壹年之後,煙商沒煙葉可卷,不得不以30元壹斤的價格從朱紫貴處買走煙葉。作為商人,朱紫貴的精明和財大氣粗的確讓人感嘆,另壹方面,他也在客觀上保護了家鄉煙農的利益。

民間傳說中,朱家明末曾經出過壹個兵部侍郎,有壹年,他回鄉探親祭祖。皇上連下三道聖旨催他回朝,第三道聖旨稱“活要見人,死要見頭!”侍郎以為自己的壹些不法行為被皇上察覺,不敢回朝,便將自己的頭顱割下。其家人將他的頭顱送至京城,皇上壹見非常後悔,其實他只是想讓兵部侍郎快點回朝。後來,侍郎的頭埋在了京城,皇上命人用金子做了壹個頭讓侍郎的家人帶回老家安葬了。尹亮亮說,是否真有“金頭”沒有考證過,但寨子西北門外壹公裏處有座侍郎墓,即便真有“金頭”也應該早已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