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掛雙靴典故如下:
著名軍事家孫臏與龐涓壹起拜師學習兵法。後來龐涓成為了魏國的將軍,他嫉妒孫臏的軍事才能,就耍陰謀害他。他將孫臏施以刖刑(去膝蓋骨),使他殘廢,並將他軟禁起來。後來,孫臏裝瘋賣傻騙過了龐涓,終於等到了齊國使臣的幫助,離開了監獄到了齊國。齊威王考他兵法,孫臏對答如流,於是就委任他為軍師。
孫臏雙腳不能行走,又不能支撐起來,指揮操練10萬精兵十分困難。於是就設計了有脛甲(鞋幫)和鞋底兩部分的圖樣,並刻制木楦,讓鞋匠用較硬的皮革制成了壹雙“高甬子履”,其實就是高腰皮靴。它分成幫和底兩個部件,是現代皮鞋的雛形,也是世界上皮鞋的始祖。
人物介紹
龐涓(?—公元前341年),戰國初期魏國名將。相傳與孫臏同拜於隱士鬼谷子門下,因嫉妒孫臏的才能,恐其賢於己,因而設計讓他遭受了臏刑。
魏惠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次年齊救韓,采用孫臏策略,直趨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誘使龐涓兼程追擊,在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中伏大敗,涓智窮,大嘆“遂叫豎子成名”,自刎而死(壹說被亂箭射死),史稱“馬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