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選擇繪本首先要把握以下兩點:
1.內容要積極正面。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圖畫書。主角雖然是個小動物,但是說的做的都不是很積極。這是壹本有毒的圖畫書。
2.畫面內容豐富,富有美感,既有敘事空間,又有想象空間。
兩歲半以下的孩子主要是認知和知識。可以選擇壹些日常常用物品的小繪本,安全主題的小繪本,與日常常識相關的小繪本。幫助孩子建立認知框架,幫助孩子快速熟悉和適應生活。
兩歲半,孩子語言發展迅速,越來越喜歡探索,同時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我覺得這是壹個關鍵時期,知識可以開始輸出,不知道什麽是無聊,有父母在身邊很開心。那些對大壹點的孩子來說略顯枯燥的內容可以在這個階段涉及,比如科普讀物、古代文學等。孩子對這種模式比較熟悉,以後接觸這些知識會相對容易。
作為壹個關註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媽媽和家庭教育講師,我來回答壹下選擇繪本的依據:
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從出生到長大,孩子每個年齡階段需要的繪本都不壹樣。在選擇繪本時,不僅要參考兒童的心理年齡特點,還要參考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特點和外部需求,選擇符合兒童年齡和身心發展的繪本。
-不同年齡階段繪本選擇重點:0-1這個時候,孩子的聽覺和視覺都在不斷發展,也是語音和詞匯輸入的階段。
家長可以從黑白卡和彩色卡開始,識別圖片裏的東西,用壹個單詞告訴孩子圖片裏是什麽。
在親子閱讀的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情感鏈接。稍微大壹點,可以把孩子抱在懷裏,大聲朗讀,撫摸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溫暖。
同時,單字發音的輸入也刺激了孩子視覺和聽覺的發展。
這壹時期的親子閱讀具有刺激感官發展和提供情感營養的雙重作用。
1-2歲,孩子可以開始認識書籍,感受閱讀的行動和習慣。
先從顏色鮮艷、對比強烈、適合摸咬的布書、觸摸書開始,慢慢加入趣味性、互動性強的洞書、拉拉書、彈出書等。
這個階段是孩子感官的敏感期,孩子咬書撕書是他們探索書籍的方式。我們應該允許孩子這樣做,充分滿足他們的探索需求,所以要用布書或者防咬書來過渡。
這時候要註意邊角圓滑的設計,不要傷到孩子稚嫩的小手。
繪本的內容要情節簡單,最好有重復的情節,讓孩子理解和感受;
畫面要溫馨柔和,孩子容易接受,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
3-4歲時,內容更豐富的繪本、童書就可以出道了。
在這個階段,孩子有了語言和詞匯的基礎,有了壹定程度的理解,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長可以堅持每天讀書的習慣。
各種經典繪本都可以輸入到孩子的小腦瓜裏。
可以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選擇各種題材和角度的繪本,幫助孩子拓展認知領域,激發更多好奇心;
或者側重文學和審美啟蒙,讓孩子感受到繪本中愛與美的傳遞;
或者參考孩子的喜好和性格特點;
或者看孩子的心理或情感需求,選擇繪本的類型。
5歲以後,如果前壹階段做得好,這個時候孩子應該已經喜歡上閱讀了。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閱讀興趣來買書。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恐龍,有的孩子喜歡自然科學,有的孩子更喜歡童話...我們都可以尊重和支持他們。
也可以根據教育需求買書,比如情商培養、性教育、死亡教育、財商教育、思維拓展、創意藝術、國學啟蒙等等。
2.根據孩子的喜好和閱讀興趣來選擇:如果從小就開始閱讀啟蒙,那麽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自己的閱讀喜好。
比如我們家新寶現在5歲了。雖然是女生,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公主王子的故事不感興趣,喜歡知識啟蒙和邏輯推理的故事。
前兩天我在洗漱的時候,她竟然問我:“媽媽,妳為什麽要聽壹些沒有知識的故事?”
我很驚訝新寶會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在孩子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我並不是壹個抱著讓孩子吸收知識的教育功利心來選擇繪本和指導閱讀的媽媽。相反,我覺得還是給孩子豐富的閱讀範圍和體驗比較好。
但是,沒想到孩子自己也有學習更多知識點的想法。
新寶真是個好奇的孩子。他從小就對很多東西感興趣,會問我很多奇怪的問題,比如“蝸牛有幾顆牙?”
這讓我很困惑。百度了壹下才知道蝸牛有1-20000多顆牙齒,人眼是看不到的。這對我來說也是壹個新的知識點。
所以我在給新寶選擇繪本和童書的時候,會照顧孩子的興趣和喜好,選擇壹些包含自然科學或者社會人文知識點的童書。
例如:
3.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情感需求、教育需求來選擇。當然,僅憑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閱讀類別,難免有失偏頗。我還是覺得全面均衡的閱讀營養更重要。
所以,當新寶問我:“媽媽,有些故事沒有知識,我們為什麽要聽呢?”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回答是:“寶貝,最重要的不是知識。知道真相更重要。
比如《白雪公主》讓我們知道,善終將戰勝惡;
《龜兔賽跑》讓我們明白,兔子的驕傲讓他停滯不前,烏龜雖然爬得慢,但只要堅持努力,壹定會贏。"
這個回答只是代表了我對繪本選擇的態度。
當然,我每天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並不局限於提供有知識有理解的繪本。
很多繪本既沒有知識點,也沒有深刻的道理,但是圖文並茂,都表現出壹種回歸自然的美,也是非常值得選擇的。
因為讀繪本、童書對孩子來說也是壹種文學啟蒙和審美啟蒙。
例如:
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發展階段和心理、情感需求進行選擇:
在新寶上幼兒園之前,為了防止孩子產生分離焦慮,我開始了兒童讀物《我愛上了幼兒園》系列:
新寶上幼兒園後,在和朋友的交流中經常出現社交混亂的情況。我給孩子讀相關的繪本:
此外,我們必須通過繪本和故事滿足不同年齡兒童的教育需求:
比如新寶的牙齒有齲齒的跡象,刷牙不夠認真仔細,經常肚子疼。我給她讀了壹本圖畫書:
此外,壹些重點的、必要的教育主題,如安全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情商培養、財商教育、思維開發、國學啟蒙、創意藝術等系列兒童讀物,也可以適時提供給家長和孩子閱讀。
對於這些教育主題,普通家長很難找到合適的機會或者專業易懂的語言來引導孩子。那麽閱讀相關的繪本、童書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無論是科學普及知識,還是提前規避問題,繪本、童書都可以用柔和、生動、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和接受這些必要的教育內容。
當然,現階段那些教育題材不突出的經典且廣受好評的繪本還是可以繼續看下去的。
大語文時代,小學對課外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幾天孩子考試的題目為例。其中壹個問題是孩子讀過的壹本課外書的作者。孩子們已經讀過這本書很多遍了,但他們從來沒有註意作者是誰。
作為家長,我真的不知道考這樣的題意義有多大,但是我明顯感覺到現在很多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很多家長在孩子不到壹歲的時候就囤積了很多各年齡段的繪本。
先說壹個問題。孩子讀繪本好嗎?答案毋庸置疑。有兩個好處。第壹,確實很多繪本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了很多知識。孩子雖然不出去看世界,但是可以通過繪本了解世界,增長見識和見識。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孩子提高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當然,孩子多讀書是好事,但確實很多媽媽誇大了繪本閱讀的效果,而且現在市面上的繪本參差不齊,也不是所有的繪本都對孩子有好處。
給孩子選擇繪本時,壹定要遵循幾個目的:
1,根據年齡階段選擇合適的書。
4-12個月的寶寶主要是摸、抓、咬、發聲;年輕階段以多圖少字、情節簡單、互動性強的數字啟蒙或語言啟蒙為主;上幼兒園後,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以社會交往、自我認知、情緒控制、探索發現、學校備課書為主。
2.根據作者選擇書籍
可以選擇壹些相對知名作者的書。如果妳真的沒聽說過作者,可以依靠獎項。比如這些作者是我家最多的:安東尼·布朗,他的代表作有《我爸我媽我哥》。克裏斯蒂娜·聶·斯金格,代表作品有《巴特先生的返老還童藥》、《幽靈姨媽羅莎·裏德爾》、《頭上的侏儒》等。角野榮子的代表作有《魔女送貨上門》、《上幼兒園》、《上壹年級》、《寶寶要來了》等。卡爾爺爺的代表作有《毛毛蟲》、《從頭到腳》等經典繪本。
大衛·香農,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大衛不能》。
還有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是很多小朋友的最愛。
3.根據出版社選擇書籍
選擇壹些比較大的有資質的出版社。我經常選擇以下出版商:
海豚傳媒,長江出版社旗下的童書品牌,以雞球系列聞名!
臺灣省著名童書品牌《心怡》,以及《團圓》、《壹園菜變細》、《饑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有多愛妳》、《玫瑰母雞去散步》等知名國際獲獎暢銷繪本,均由心怡進口出版社出品。
21世紀出版社,壹家位於江西的兒童讀物出版社,以《刮刮樂》、《不壹樣的卡蜜拉》、《彩虹之花》、《月亮的味道》等系列作品聞名。
愛情樹圖片庫,知名世界冠軍無眠,可愛小老鼠,小黑魚,田鼠阿爾弗雷德,石頭湯等。
接力出版社出版了《大衛不行》、《活了壹百萬次的貓》系列。
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的出版社和繪本名稱,後面會介紹給妳。其實家長也沒必要神化繪本。對於孩子的成長,陪伴比繪本內容本身更重要。
建議孩子根據年齡合理科學選擇。
當我女兒壹歲半的時候,我開始給她看布藝繪本和立體書。雖然價格有點貴,但是五顏六色的圖片讓寶寶很興奮,質量好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兩三歲,進入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開始能夠長時間坐下來看繪本,翻頁,認真聽大人講的小故事。那絕對是她語言能力突飛猛進的時刻。我會選擇壹些故事情節比較豐滿,但內容不那麽深奧的繪本,盡量選擇文字比較少的圖片,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重復。
三歲時,我女兒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經常會問壹些關於繪本內容的問題,鼓勵她用簡單的語言回答。家裏也買了幾百本中英文繪本。
那時候她讀的主要是溫暖的故事,充滿了愛和溫暖。諸如
我爸+我媽,逃跑的兔子,玫瑰母雞去散步,晚安月亮,還有湯姆系列和動物系列。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開始畫生命教育和性教育系列的書。很多名字記不太清楚了,比如小威沖上前,夏洛特的網,無眠冠軍等等。現在清明假期可以看樓上奶奶,樓下奶奶進行生命教育。
沈浸在繪本裏的寶寶,有愛,有親情,有豐富的內心,有情商。也為她後來的寫作和演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女兒愛英語,成績也挺好的。她壹直在外國語學校讀書,從小就離不開看外國繪本。
個人覺得可以先根據年齡來選擇。0-2歲的寶寶可以選擇壹些布書或者紙板書等。,情節簡單,篇幅過長,字數較少。3歲以上,可以看壹些情節復雜的故事繪本和壹些互動繪本;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壹樣的,所以在不斷的親子閱讀中發現孩子的興趣來指導繪本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讀書是孩子最大的快樂和幸福的感受,知識只是其次。孩子喜歡讀的才是最適合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關註親子閱讀,但是如何選擇合適的繪本,如何高效閱讀,成為家長們關心的問題。在我們知道需要做什麽之前,我們應該避免以下誤解:
誤區壹:選書超齡。這本書是本好書,但這孩子看不懂。
我家有兩個寶寶。兒子七歲,女兒兩歲半。雖然兩人相差四歲半,但選擇的閱讀繪本卻完全不同。每次借繪本都要分開選。女兒很少看兒子選的書,因為有些內容她理解不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兒子特別喜歡看漫畫《植物大戰僵屍》。雖然女兒平時和兒子壹起玩《植物大戰僵屍》遊戲,但兒子的漫畫《女兒》從來不感興趣。
所以,選擇合適年齡的書,讓孩子真正看得懂,看得懂,是非常重要的。
誤區二:選書只有用,不管有沒有意思。知識豐富,但孩子不愛聽。
很多家長陷入了這樣壹個誤區,認為看壹本書或者繪本壹定要學壹些知識。所以在選書的時候,只註重知識,忽略興趣。對於孩子來說,興趣遠遠高於知識,尤其是幼兒。真正有趣的書,才能吸引孩子去讀,去讀。
其實繪本不僅僅是知識,它可以從聲音、色彩等多方面啟發和陶冶孩子,不僅僅是壹個知識點,壹種生活技能。但是繪本對孩子在審美、音樂方面的啟發,可能不是家長壹下子就能發現的,這需要壹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我壹直提倡興趣教育,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再好的知識也無法理解和吸收。所以,選擇有趣的繪本比知識更重要。
誤區三:聽有聲故事被誤認為親子閱讀。聽了很多故事,孩子就不愛讀書了。
有聲故事的出現確實幫了很多忙碌的家長。即使我們工作很忙,也可以通過音頻讓孩子聽很多故事。但是有聲故事真的代替不了親子閱讀。
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講故事,還有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溝通,所以很多人把親子閱讀稱為最高效的親子陪伴。
同時,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與家長交流,孩子還可以實際看到圖片,也方便孩子理解故事的情節和內容。這些都是有聲故事無法達到的效果。
關註親子閱讀,讓它成為親子陪伴的壹個亮點時刻。在選擇繪本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也可以選擇家長感興趣的,這樣在和孩子壹起閱讀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內容。
誤區四:談讀繪本沒有條理。談繪本只會認字,小孩子沒意思。
很多家長不會看繪本,我們只是把文字讀給孩子聽。其實看繪本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平淡無奇的讀繪本裏的文字,我們還可以用很多方法讓繪本變得有趣,比如添油加醋(見我之前的文章《教妳和寶寶愛上繪本的五種快樂親子閱讀方法》)。
很多家長會說我家孩子不喜歡繪本,那麽如何才能吸引孩子愛上繪本,選擇什麽樣的繪本才能讓孩子喜歡閱讀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繪本閱讀方式,選擇有趣的繪本,讓孩子愛上繪本閱讀。
綜上所述,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喜好,選擇適齡、有趣、好玩的繪本。
母親們經常來問,馬鳴,我們的孩子已經三歲了。請推薦壹些適合我們孩子的繪本。
這個問題對馬鳴來說仍然很難。我能推薦的是,小明看多了,其他孩子也喜歡。拿壹些樣品給他們選擇。
對於剛開始接觸繪本的媽媽來說,需要借助書單和專家的推薦。其實最懂孩子的是媽媽,最懂孩子的喜好。
在選書這件事上,給孩子自己的選擇。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比較小,我們媽媽可以給孩子兩本他比較喜歡的書,讓他自己選擇。
比如孩子已經到了自主選擇的年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那麽他就可以決定選擇哪本繪本。那麽選擇繪本就成了妳不需要太操心的事情。孩子的興趣不是最重要的嗎?他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選擇越多,他就越學會選擇自己喜歡的。
推薦繪本的原理,供大家參考!1.對於低齡兒童,家長要選擇符合孩子心智成長的繪本。零到兩歲的孩子,可以選擇《雞球成長故事》、《熊寶寶》、《抓癢》等。
2.當孩子快三歲的時候,他會有自主意識,我們的父母會讓孩子更多的參與到繪本的選擇中來,但仍然會在有限的範圍內選擇壹些健康的主題繪本。這裏有兩三套大家都喜歡的,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巴巴的爸爸系列故事,不壹樣的卡蜜拉。
2.隨著年齡增長到五六歲,七八歲甚至更長壹點,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圖畫,繪本的選擇越來越脫離父母的幹涉,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不需要媽媽給她講故事。這裏推薦基礎橋牌書籍。青蛙和蟾蜍,壹年級的大個子和二年級的小個子。
我們給孩子選擇繪本,主要是讓他能夠堅持閱讀,培養他的閱讀興趣。所以家長還是以孩子的喜好為出發點,慢慢輻射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馬明講故事:三年繪本故事老師,教了近100節繪本課,總結了親子閱讀和故事會的經驗,和寶寶的成長故事。個人覺得選繪本沒那麽復雜。父母不必如此焦慮,也不要把孩子變成雞。
繪本的本質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所以,根據孩子的興趣。
三歲以上的孩子,帶他們去圖書館的兒童區,想看什麽就看什麽,感興趣就從圖書館借或者從網上買。
另外,可以引導孩子學點東西。妳可以買壹些圖畫書放在他的書架上。妳可以告訴他,也可以不告訴他,就看父母的時間了。他有讀書的習慣,總有壹天會轉向讀書。
現在我的孩子可以自己讀壹個小時。有時候他們早上起來,第壹件事就是撫摸他們的書。現在他們讀越來越多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