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細細品完壹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壹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妳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說文解字》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文解字》讀後感11月29日,爸爸給我捧來壹本特別大的書,裏面講的是很多漢字的由來。好多漢字的介紹都令我驚詫不已,拿“我”字為例。書上說這個原本是用來自己稱呼自己的字的本義居然是殺人的武器!還真把我嚇了壹身冷汗。後來,通過後面的介紹文字,我漸漸明白了。原來進入戰國時期後,這種殺人的兇器被淘汰了。漢唐以後,他就被普遍借用為第壹人稱代詞,並逐漸取代了“余”、“予”、“吾”等舊第壹人稱代詞。
就像前言說的壹樣:“這些,乍壹聽來簡直不可思議。但若靜下心來仔細品味,就會獲得壹種頓悟的釋然。”我也頗有這樣的感覺。每當直接告訴妳意思時,妳總不禁愕然。然而,每當文後的介紹文字讓妳理清思路,重新思考的時候,妳總會有壹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認為,它就相當於新華字典的完整版。字典告訴妳字義,它則告訴妳更深的壹層——字的由來。要是不讀它,妳就無法在古老的文章裏自由穿梭;要是不讀它,妳就無法徹底認識漢字;要是不讀它,妳就無法獲得更多的知識;要是不讀它妳就無法了解甲骨文、金文等各種古老文字背後的故事。
《說文解字》令人懂得漢字的真理,它就像壹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想把他有生之年所有的故事都將給孫子,重孫子聽。我們應該滿足這樣的“老人”,讓他把壹個小小的漢字聯系起來的龐大的故事全部傳授予我們。這也就是知識的奧秘。
《說文解字》讀後感2翻開《說文解字》,在其前言後有孫星衍文:“唐虞三代五經文字毀於暴秦,而存於《說文》,《說文》不作,幾於不知六藝;六藝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復識,五經不得其解”。通過孫序,《說文解字》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深遠影響可見壹斑。
然欲深層次、全方位解讀研究《說文解字》,我自知能力遠遠不及,是故精讀其序,反復斟酌,略有所得。而在述我所得之前,我認為陳述許慎生活的背景、創作動機和自身學識是十分必要的。
《說文解字·序》雲:“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於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藝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洞聖人之微旨”,“其迷誤不喻,豈不悖哉!”。這壹方面揭示了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今古文之爭”,另壹方面透露了許慎作此文之因。“今文經”是指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的典籍,“古文經”是用先秦古文字書寫的典籍。那時候,“諸生競說字解經誼”,他們臆測文字起源和結構,把“長”字說成是“馬頭人”,將“鬥”字說成是“人持十”,廷尉在解說法令時也“以字斷法”,把“苛人受錢”說成“止句”。針對“鄙夫俗儒”這些“野言”,許慎以“古文經派”的身份出現,批判這些“巧說邪辭”,捍衛古文經學說的學術地位,並提供相關依據。
若許慎是單純的加入兩派之爭,其說未必能服眾。但他少時博學經典,學的乃是今文經,中年受業經學大師賈逵,學的又是古文經。這樣,他兼通古、今文經,使得他針砭今文經就顯得強而有力,這種身份作出的評論著作也能讓人心悅誠服。
抓住“文字”進行研討,在當時來說,是許慎找到的反對今文經學派的壹柄利器,因為對文字逐壹進行說解可以對六經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達到否定“鄙夫俗儒”臆測文字起源和結構的目的。而對今天來說,《說文解字》這部巨作集文字之大成,集古文經學訓詁之大成,它明確了文字形意,對今天訓詁學的發展、實踐操作有著不可磨滅的功效。
在《說文解字·序》中,許慎給“六書”作了很明確、很完整的界定,並同時舉有例字,如“壹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義,‘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他的“六書”理論是他對造字法的深刻理解,也是他從字形分析入手創立部首方法的主要基礎。“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可以說是他想出的分類編排方法:同部類聚,異部群分。在不同部首之間又有形相聯系之處。如“壹、丄、示、三、王”,以“壹”相聯,由簡至繁,逐步引申。這種編排方法的運用,使書中框架各部首嚴密有序,這也是前所未有之處,以540部總9353字,且形義明了,無疑是文字學之巨作,訓詁學之巨作。
在《說文解字·序》中,還有壹點是我尤其刻骨銘心的,那就是做學問要“信而有證”、“不知蓋闕”。
當我讀到“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於大小,信壹、而有證”和“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時,我不禁生起欽佩之情。他對每壹個字的說解都要求言必有據,出言無論大小都得確鑿有證,若實不知曉,則懸而闕之。試問,這種嚴謹的態度,今天又有幾人能落到實處?
錢鐘書曾說:“學問是二三素心人的事業”,也就是說,做學問要除祛名利、永存誠意,只有淡泊明誌方能寧靜致遠,做出好的學問來。
可如今有些自詡為學問的大作卻是套話、空話、廢話連篇累牘;有的為文言不由衷,以緊跟形勢為名,時常違心甚至阿諛奉承;還有的“借鑒”多篇他人佳作,將成段成段得文字“優化組合”,竟沒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如此作為,乃追名逐利思想、商業投機作風對做學問的侵蝕,但就作者本身而言,他們所欠缺的不只是做學問的素養,更是知識分子的品格,這,應為做真學問者、真做學問者所不齒!
歷史學家範文瀾曾講:“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壹句空”,這強調做學問要實事求是,不可急功近利,在《說文解字·序》中,我更能體會到這壹點,許慎當時力求做到“信而有證”,也許其中有很多因素致使他這麽做,比如他看今文經學派信口雌黃,缺少“信而有證”的態度,可能“使天下學者疑”,於是決定消除這些隱患,又如他認為“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所以需要言必有據等等。但這些都已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今人要有感於其行,存壹顆誠實、敬畏的心做學問。
壹部《說文解字》能統近萬字,其中形聲字近八千,這些形聲字中又有諧聲偏旁千余個,文字的形體結構有助於我們透過文字形體來考察其本義,即文字產生時所代表的意義,然後通過本義又可了解引申義。從而達到以簡馭繁,更好的掌握詞義之效。同時,許慎在解釋字義時大量引用了先秦典籍中的材料,他還“博采通人”,大量引用了經學大師的言論以及部分方言俚語。這些材料現在或殘缺,或遺失,因此,《說文解字》對於考察先秦的詞義、了解漢代的訓詁和方言是十分寶貴的。
但就其序而言,我更多的只能管窺其內容,並不能詳盡甚至粗糙的談論整本書的結構乃至價值,可有壹點又是可以肯定的,我大致了解了許慎作《說文解字》的意圖,並覺察到其價值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尤值得壹提的是,我進壹步感受到真正的學者是怎樣做學問的,這是在跳出《說文解字》本身、淡化其意義及與其它領域千絲萬縷的聯系之後,留在我心中濃墨重彩的壹筆,姑且算是我個人的讀後的略有所得吧。
《說文解字》讀後感3因為多年教低段語文學科,所以更多的時間要去研究怎樣教孩子識字,前段時間我去書店我專門購買了《說文解字》壹書,細細品讀起來。
《說文解字》是我國第壹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我國語文學史上的壹部輝煌巨著,也是世界第壹部大字典。
據說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壹人能看懂甲骨文,因為他讀了《說文解字》。曾在書中看到這樣壹句話“如果說秦始皇用武力統壹了中國,那麽許慎則用壹部書統壹了中國的文字,規範了漢字的形、音、義,也規範了壹種文化的框架。”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更應該去研讀。
據統計,漢字***有約十萬個,可謂浩如煙海。要想對其進行全面的解析,既無可能。所以《線裝經典》編委會編寫的這本《說文解字》壹書以獨特的視角,選取了約三百個有代表性的漢字,分三章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分析:第壹章為“最讓人驚訝的漢字”,解析了壹百多個典型的本義和今義全然不同的.漢字;第二章為“最‘漢’的漢字,通過對每個字的解析,系統闡釋陰陽五行、八卦、幹支、十二生肖以及五常這些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體系的概念;第三章中解析的是“生”、“老”、“病”、“死”等最具代表性與人生關系最為密切的漢字。每個字的解析有分四個版塊:
第壹個版塊中主要闡述該字的字音和基本義。
第二個版塊為“漢字溯源”從原始字形入手,對漢字進行尋根探源。此版塊讓我知道很多漢字的字源,並知道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漢字這壹偉大業績中所表現出來的驚人智慧,認識中華文明古國五千多年來的燦爛文化;懂得字源,有助於我們探索每個字的演變過程,認識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工農生產、軍事交通、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歷史面貌。
第三個版塊為“字形演變”。此版塊讓我知道“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是中國的壹種古代文字。由於甲骨文主要是用尖刀刻寫在龜甲獸骨文上的,而龜甲獸骨文非常堅硬,所以筆畫以直折為主,很少圓轉,寫法上沒有定型,大小不壹,隨意性大,但線條細而均勻。迄今***發現了約15萬片甲骨文,其單字有4500多個,已經成功識讀的約有1500個,其中主體符號約有300個。漢字就是根據這些符號排列組合的,所以甲骨文是我們認識漢字的形、音、義的重要途徑。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上的文字,所以又叫“鐘鼎文”,起源於商末,盛行於西周,壹直沿用至漢代。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小篆”是中國第壹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是在秦始皇統壹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壹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壹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範,就成壹種新的字體—小篆。
“隸書”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壹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壹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壹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第四版塊是“字義轉化”。此版塊讓我明白了很多漢字字形的本義以及引申義。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更多的了解了漢字的構字規律,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傳統,在對每個字的解讀過程中,我知道了用傳統文化來分析漢字的構造,理解漢字的形、音、義,為以後進行的低年級識字教學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