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ú
瞿(qú、jù)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漢字?[1]?。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其古字形像鳥睜大眼睛驚視的樣子?[2]?。本義指像鷹隼壹樣地驚視,又引申為人驚恐回顧的樣子,讀作jù。又音近通“_”“衢”等字。現代漢語主要用作姓氏,讀qú。
會意兼形聲字。“瞿”始見於戰國,戰國文字大多由“隹”和“?(jù)”組成。下部的“隹”為禽鳥的象形,表示瞿的本義與鳥有關。“?”從二目,像兩只眼睛左右顧看的樣子,表示瞿的本義與顧看有關,也有表示讀音的作用。
“瞿”可視為是“?”的分化字。據《說文》,“瞿”是鷹隼壹類的猛禽驚視的樣子。鷹隼是鷂鷹、貓頭鷹壹類的猛禽,眼睛又大又亮,視物時左右轉動,故從“?”。瞿字從“隹”“?”會意,表示鷹壹類的鳥兩眼視物之狀。用於人,則表示左右察視或驚視。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瞿部九遇切(jù)
鷹隼之視也。從隹從?,?亦聲。凡瞿之屬皆從瞿。讀若章句之句。?
說文解字註
隼之視也。段註:隼亦_字也。知為鷹隼之視者,以從隹?知之也。《吳都賦》曰:鷹瞵鶚視。經傳多假瞿為?,見?下。
從隹?,?亦聲。凡瞿之屬皆從瞿。讀若章句之句。
段註:古音句讀如鉤。別之曰章句之句,知許時章句巳不讀鉤矣。九遇切,四部。
又音衢。
段註:鍇本有此三字。音當作若。
廣韻
其俱切,平虞群 ‖瞿聲魚部(qú)
瞿,鷹隼視也。又姓,王僧孺《百家譜》曰:“裴桃兒取蒼梧瞿寶女。”又有瞿曇氏,西國姓。又九遇切。
九遇切,去遇見 ‖瞿聲魚部(jù)
瞿,視_。又音衢。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 瞿·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3
(jù)《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_音句。《說文》:鷹隼之視也。徐曰:驚視貌,會意。
又《禽經》:雀以猜瞿視也。《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顧,所謂瞿也。
又《廣韻》:視貌。《集韻》:心驚貌。《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
又《雜記》:見似目瞿,聞名心瞿。註:瞿然驚變也。
又瞿瞿,驚遽不審貌。《禮·玉藻》:視容瞿瞿。
又瞪視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瞿瞿然。
又無守貌。《詩·齊風》:狂夫瞿瞿。註:謂精神不立,誌無所守。
又《爾雅·釋訓》:儉也。《詩·唐風》:良士瞿瞿。疏:李巡曰: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qú)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_音衢。義同。
又_瞿,走貌。張衡《西京賦》:百禽?遽,_瞿奔觸。
又句瞿,鬥也。《山海經》:陽山有獸,其頸?狀如句瞿,名曰領胡。註:言頸上有肉?如鬥也。
又鳥名。《山海經》:禱過山,鳥名瞿,如其鳴自號也。
又山名。《山海經》: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灘名。《寰宇記》:瞿塘在夔州東壹裏,古西陵峽也。
又人名。《竹書紀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漢有漢南太守瞿茂。又復姓。《前漢·儒林傳》: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註:商瞿,姓也。《遼史·禮誌》:西域凈梵王子姓瞿曇氏。
又與_通。《尚書·顧命》:壹人冕執瞿。註:戟屬。
又與衢通。《韓詩外傳》:直曰車前,瞿曰__,蓋生於兩旁謂之瞿。《丹鉛錄》:《楚辭·天問》:靡萍九衢。衢,本作瞿。
又與蘧通。《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即瞿麥,藥草也。《集韻》:亦作?。
(jù)又《集韻》衢遇切。《正韻》忌遇切,_衢去聲。與懼通。恐也。《禮·檀弓》:瞿然失席。註:瞿,本又作懼。《前漢·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jì)又《集韻》訖力切,音亟。瞿瞿,居喪視不審貌。《禮·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徐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