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諸葛亮葬在哪裏?

諸葛亮葬在哪裏?

諸葛亮葬在太白山。

據《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記載,文治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大軍出斜道,屯兵五丈原(今岐山縣),與魏司馬懿對峙百余日,最終積勞成疾而死。“奉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墳堆滿棺。”當時蜀國連年出兵北伐曹魏,民不聊生,國家空虛,內鬥不斷。因為諸葛亮去世,武侯墓只有54棵柏樹,沒有其他紀念建築。1500多年後,出現了“前墓”與“後墓”、“真墓”與“假墓”之爭,留下了壹個又壹個謎團?

那麽諸葛亮葬在哪裏呢?

據民間傳說,諸葛亮葬在太白山腳下。

《太白縣誌》記載:“就在關前,漢東西塬有軍營、寨子,中間壹條溝是行人必經之路。其口為關卡,故稱‘雙寨關’,後被傳為‘諸葛亮出殯時的靈柩之地’,多年來被傳為‘物質關’。《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解釋:“放,放,放。“意思是諸葛亮的靈柩被安放並埋葬在這個地方。

那麽,諸葛亮是怎麽葬在太白山下的呢?說到這裏,民間流傳著壹個離奇的傳說...

諸葛亮在張武的前軍中勞累過度,他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已故的蜀漢統治者劉禪是壹個無能為力的壞國王,他將來會被曹魏所滅。我和曹魏鬥了半輩子,死後屍體運回成都,絕對不得安寧。而且秦嶺崎嶇,蜀棧道艱險,我舍不得。我壹生淡泊恬靜,靈魂應該回歸自然,實現其“生為盛世劉福漢室,死為曹魏葬”的夙願。於是,他命令已故統治者劉禪“將定軍山葬在漢中”,並秘密購買了兩個薄棺材,對跟隨他多年的兩個老心腹進行面對面的指導。讓啞巴老卒幹脆把他死後的薄棺收攏,連夜放回蜀漢歸川壩至咀頭古寺;與此同時,假屍如軍略、日常戰役所用的衣服等,被裝進另壹口棺材,隨大隊運回漢中。讓另壹個能說會道的心腹帶著九錠銀子和九塊蜀錦,找來十個貪得無厭的狠人(其中壹個會做飯),把薄棺材埋在桂川壩咀頭鎮的古廟裏。然後給了楊毅、司馬飛、大將軍姜維密兩個錦囊妙計:壹個是打敗司馬懿的追兵,壹個是打敗魏延。然後我就不省人事了。

這壹夜,蜀軍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是在為秘密撤軍做準備。啞巴知己按計劃行事,能說會道的知己按言語行事。第二天,諸葛亮躺在太白山下幽靜的綠壩裏,靈魂回歸自然,埋諸葛亮棺材的那十個貪婪殘忍的人也死了。

原來,那九個貪得無厭、狠心撞山盜墓的人,也不知道薄棺材裏埋的是誰。他們鋪好墳墓,埋葬了棺材。在回古寺的路上,他們商量著如何殺死廚子,每人得到壹個銀錠和壹塊蜀錦。回到古寺,看到廚子的笑臉,主動迎出寺門。兩人相撲,合夥殺了廚子,各得壹錠銀子和壹塊蜀錦。然後九個人看到酒肉已經擺在桌子上,吃了喝了。誰知還沒等他們吃完,全都口鼻流血而死,卻不知道炊事員比他們更貪婪更兇狠。他們想把九錠銀子和九匹蜀錦據為己有,就在買來的酒肉裏做了手腳,毒死了他們。後來蜀國撤退的隊伍路過,發現了十個人的屍體和銀幣、蜀錦。他們用蜀錦和銀子把九個人埋在壹起,看起來像個大鍋;另壹個沒帶蜀錦和銀子的人,草草地單獨埋了,形如小鍋,然後就地發喪,把裝著諸葛亮衣服的棺材擡回漢中,按吩咐葬在定軍山。

當地傳說,太白山石溝河景區相隔不遠的大壺和小壺,是諸葛亮生前設置的兩座“假墓”。“假墓”四周刀光石山,松樹祥雲若隱若現,流水潺潺,瀑布倒掛,十分幽靜壯觀。只是諸葛亮的墳前沒有壹絲痕跡,留給前來憑吊的人壹種憂郁的遐想和神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