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的本義是日光明亮,又指光輝燦爛的,明亮而閃閃發光的;引申為動詞,照耀;亦可做名詞,明天。
“昱”是形聲兼會意字,商代甲骨文作“翼”,本像蟬翼之形,即“翌日”之“翌”,甲骨文“羽”是聲旁。甲骨文:“壬戌蔔,爭貞:翌乙酉有伐於唐用。”(《合集》952正)“昱”與“翌”本為壹字。甲骨文後來在“翼”字上又增添了“日”旁。西周甲骨文和金文又為.“翼”字增添了聲旁“立”,演變至《說文》小篆就成了純粹的形聲字了。
《說文》:“昱,明日也。從日,立聲。”“昱”與“立”(來紐、職部)古音接近,故從“立”聲。“昱”在“次日”之義上也通“翌”“翼”等,但是“昱”還有明亮的“日光”之義,則又為“翌”“ 翼”諸字所無了;小篆字體“昱”,從日,其形像輪太陽,表示日光明亮;從立,像壹人站立,有樹起義,表示太陽升起日光明亮。本義是日光明亮。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余六切。音毓。《說文》:明日也。又《玉篇》:日明也。《廣韻》:日光也。揚子《太玄經》:日昱乎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