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觀碑賞帖王羲之《平安帖》中的秘密

觀碑賞帖王羲之《平安帖》中的秘密

《平安帖》又名《告姜帖》、《十二月六日告姜帖》、《十二月六日帖》。除此摹拓本外,還被宋代以來的不少叢帖所收刻,如宋刻《絳帖》、《鼎帖》、《澄清堂帖》(孫承澤本、廉泉本、戲鴻堂本)以及明代的《停雲館帖》、《墨池堂選帖》、《玉煙堂帖》和清代的《筠清館帖》、《海山仙館摹古帖》、《耕霞溪館法帖》等,摹拓本與刻本的大致情況如圖1、圖2所示。

圖1:摹本草書《平安帖》,絹本

圖2:《絳帖》後卷六《告姜帖》

 關於《平安帖》的內容及其相關問題

 摹本《平安帖》(圖1)與最早收刻此帖的宋《絳帖》後卷六刻本(圖2)比較,只有前四行,刻帖後五行殘缺。為了方便做內容上的分析,現將帖文加以句讀如下:

 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歲忽終,感嘆情深,念汝不可往,得去十月書,知姜等平安,壽故不平復,懸心。頃異寒,各可不?壽以差也。吾近患耳痛,今漸差,獻之故諸患,勿勿。力不壹壹,二月告姜等平安,壽故……

 其大意今譯如下:

 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諸人,歲月如逝,轉眼又快要到年終了,深為感嘆。我很想念妳們,但又不能前往見妳們。收到妳們去年十月的來信,知道、姜等人的近況尚好,只是壽的舊病尚未恢復,令我十分擔憂。最近天氣異常寒冷,妳們都還好吧?壽的身體也有所好轉了嗎?我近來耳疾很疼痛,但現在稍微好點了。獻之患各種疾病,也疲頓困乏。暫此,不壹壹詳述。二月,告姜等諸人,平安,壽也依就……

 現在從幾個方面分析考查帖文的內容及其相關問題。

 壹、信中涉及的人物

 此帖文體為晉人尺牘,即私書家信。其中涉及人物有“姜”、“道”、“壽”和“獻之”。

 “姜”在王羲之尺牘中頻繁出現,如“二十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力不壹壹。耶告。”“六日告姜,復雨始晴,快晴,汝母子平安。力諸不壹壹。耶告。”這兩帖末皆署名“耶告”,即“父字”之意,可知此二帖均為寄女兒之書信(詳後)。

 “道”、“壽”雖然在王羲之尺牘中很少出現,但“道”排在“姜”名之後,也應該是王羲之兒女輩的字或小名。據書信內容可知,“壽”與“姜”、“道”也應是同等身份。

 至於“獻之”則有疑問。因為在晉人尺牘中,對親近人物壹般稱字或小名,罕見有直呼其名者。在王羲之尺牘中,除了此帖外尚未見稱“獻之”之例,倒是“官奴”頻出,壹般認為即指王獻之。還有壹雜帖稱“子敬”者,“子敬飛白大有意”,也應比較可信。另外,此帖後“獻之故諸患……”三行可能是從他帖竄入的帖文,其真偽尚有待於研究(詳後)。

 

二、尺牘的書式和習語

 此帖是壹通典型的晉人存問尺牘。其通常信文順序是,在問候季節時候後,壹般先敘雙方收、復信情況,繼以詢問對方安否、報知自己近況等,然後以結尾用語結束全文。在當時士族生活圈中,他們主要以這種簡潔的問候方式相互聯系,溝通和增進彼此間友情和關懷。此類尺牘的特點為敘“時令”道“寒溫”,即在敘季節四時之後往往頻發感嘆,情似訴哀。與《平安帖》的“歲忽終,感嘆情深……”語式相似者不少,如:

 九月二十五日羲之頓首。便陟冬日,時速感嘆,兼哀傷切,不能自勝,奈何。

 初月壹日羲之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際,致嘆至深。

 初月壹日羲之報。忽然改年,感思兼傷,不能自勝,奈何奈何。

 十二月二十四日羲之報。歲盡感嘆。

 初月二日羲之頓首。忽然此年,感遠兼傷,情痛切心,奈何奈何。

 書信有不少尺牘套語習語,如“告”是在尺牘中表明尊卑身份的語詞,此信為尊者寄卑者的書信,故使用此類語言。“汝”、“吾”亦然,在與卑者書中,稱謂使用的最大特點就是多用人稱代詞,如“吾”、“汝”,壹般不使用“足下”等,也不自稱己名,如“羲之”。其他還有“平安”、“平復”(恢復)、“懸心”(擔憂)、“可”(很好)、“差”(稍好)、“勿勿”(疲頓困乏)、“力”(身體情況、精力)、“不壹壹”(又作“不具”。意為禮節未周懇請諒解)等,都屬晉人尺牘套語習語。

三、帖文殘缺及文字釋讀

 如上列釋文所示,摹本只有前四行,缺刻帖後五行,明顯有闕文。而刻本後半部分也有竄入其他帖文現象。如從文意來看,後三行“獻之故諸患勿勿力不壹壹二月告姜等平安壽故”與前帖內容不相關,字跡也大異其趣,可能是從他帖竄入的帖文。《澄清堂帖》以之作為別帖,附在《雨晴帖》之後,看來不無道理。

 帖文“壽故不平復”之“壽”有釋作“眷”者,據文意和字形來看,當作“壽”。“吾近患耳痛”之“耳”有釋“有”者,據文意和字形來看,當作“耳”。“勿々”為“勿”的重復字。“不壹壹”同“不具”。“二月告姜”之“月”有釋“夕”者,但據文意和字形來看,似當作“月”。

 四、帖文涉及的壹些情況

 因此帖又名《告姜帖》,故對收信人“姜”需要詳加考察。按,王帖中屢屢出現的“姜”,以前學者雖已推知其為王羲之兒孫輩,但不明具體所指。後據近些年發現的唐《臨川郡長公主李孟姜墓誌》(藏陜西省醴泉縣昭陵博物館)所引唐太宗語:“朕聞王羲之女字孟姜,頗工書藝,慕之為字,庶可齊蹤。因字曰孟姜……”,知王羲之尺牘中頻出的“姜”,實即王羲之《十七帖》、《兒女帖》所言“吾有七兒壹女”之“壹女”。關於此女,前引“六日告姜,復雨始晴,快晴,汝母子平安”中的“汝母子”,當指孟姜和她的兒子劉瑾。按,《世說新語》品藻篇劉孝標註引《劉瑾集敘》載:“(劉)瑾字仲璋,南陽人。祖遐,父暢。暢娶王羲之女,生瑾。瑾有才力,歷尚書、太常卿。”劉瑾也應是《兒女帖》中令王羲之“足慰目前”的“今內外孫有十六人”中之壹位外孫。孟姜是王羲之的唯壹女兒,當然受到王羲之的特別疼愛。有壹王帖道出其中情節:

 吾去日盡,欲留女過吾,去自當送之,想可垂許?壹出未知還期,是以白意。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度十五日必濟江,故二日知問,須信還知,定當近道迎足下也。可令時還,遲面以日為歲。

 此帖應該是王羲之寄給女兒婆家(劉暢家)的,從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已在晚年,非常盼望女兒的婆家允許她回娘家來住壹段時間。信中還懇求對方經常讓女兒回娘家,說自己正度日如年翹首以盼與女兒見面的那天。

 刻帖後半部分還有壹處言及王羲之“吾近患耳痛”。關於王羲之身患各種疾病,從他的尺牘中多有反映,如“腳痛”、“腰痛”、“胛痛”、“頭痛”、“齒痛”、“腹痛”、“腫 痛”、“腫疾”、“瘧疾”、“嘔吐”、“下痢”、“脾風”等。通過此帖還可知他患有“耳痛”病。王羲之在《十七帖》的《天鼠膏帖》中曾詢問“天鼠膏治耳聾,有驗不?有驗者乃是要藥”。這也可以間接證明王羲之患有耳疾,故很關心天鼠膏治療耳聾是否有效果。

 

五、關於摹拓以及字跡風格問題

 觀摹本(圖1)與刻本(圖2)的字跡特征,應該出自同壹底本,問題是各自所據底本孰先孰後、孰優孰劣。其實以兩者略加比較,明顯可以看出摹本書跡肥軟柔弱,氣韻不及刻本。此外摹本《平安帖》的“去十月書”四字作連綿草勢,而刻本則無,此亦刻本勝摹本之處。清王澍論此類“字相連屬如筆不停輟者”的書法雲,“既乏頓挫,兼帶俗韻”,並總結“右軍雖鳳翥龍翔,實則左規右矩,未有連綿不斷者”(《淳化秘閣法帖考正》卷六)。所以若摹本和刻本均出自同壹底本,只能說前者摹刻精致而後者摹拓粗率了,或者前者底本即是後者也未可知。

 唐代摹拓法帖,壹般使用紙張,如硬黃紙等,因為紙質較絹帛容易摹拓。雙鉤填墨其實並非簡單地在筆畫輪廓中如同蘸墨書寫那樣地“填墨”。據日本富田淳先生介紹,日本在對摹拓絕佳的《喪亂帖》進行修復過程中發現:“就雙鉤填墨之字面意味而言,即先勾出輪廓然後填上墨色。實際上仔細觀察實物,並非如此簡單。所謂填墨,是由許多細微如頭發絲般的線條重合組成,技術相當精致。”那麽絹質的材料能否進行如此精密的摹拓作業呢?我表示懷疑,或許絹本《平安帖》就是壹件臨本也未可知,此尚有待驗證實物。

 關於《平安帖》的字跡,有人說摹本與《十七帖》風格相近,這也許是因為他只看了摹本前四行的字跡所得出的結論吧?

 此說我不同意,現舉例說明。刻本第五行以後的字跡漸呈恣肆之態勢,如“以差也”、“痛今漸差”等字,縱放揮灑,與《十七帖》那種草法規範的專謹獨草書大異其趣。《十七帖》的風格是“無圓而不矩,無方而不規;從規矩入,從規矩出;壹步不離,步步縱合。至於能縱合,斯謂從心不逾”(王澍《虛舟題跋》)。而《平安帖》字跡比較率意,與具有草書教材和字典性質的《十七帖》相差很遠。若問《平安帖》與哪種王帖字跡相近,我倒覺得其頗近《喪亂帖》意趣。比如第六行的“痛”字即與之非常相像,“痛”字在王帖中頻出,是極具特征性的草字之壹。此外,日本學者中田勇次郎先生認為《平安帖》不類王書,他疑其為後人臨習王尺牘之偽作(《王羲之を中心とする法帖の研究》p164)。這個意見我也不同意。之所以有此看法,或許是懷疑此乃南朝、南唐的“戲學”、“仿書”的緣故吧?的確在王書流傳史上,出現過不少所謂“抄右軍文”的王帖。南朝宋虞和《論書表》載:“孝武撰子敬學書戲習,十卷為帙,傅雲‘戲學’而不題。或真、行、章草,雜在壹紙,或重作數字,或學前輩名人能書者,或有聊爾戲書,既不留意,亦殊猥劣。”(《法書要錄》卷二)又宋代黃伯思雲:“及備員秘館,因匯次秘閣圖書,見壹書函中盡此壹手帖,每卷題雲:‘仿書第若幹’。此卷偽帖及他卷所有偽帖者皆在焉。其余法帖中不載者尚多,並以澄心堂紙寫,蓋南唐人聊爾取古人詞語,自書之爾。文真而字非,故斯人者自目為‘仿書’,蓋但錄其詞而已,非臨摹也。”“淳化法帖中有南唐人壹手書頗多,如偽作山濤、崔子玉、謝發、卞壺,皆是壹手寫古人帖語耳,第三卷最多。今秘閣□,數匣尚在,皆澄心堂紙書,分明題曰‘仿書’,不作傳摹與真跡。而當時侍書王著編匯殊不曉,特取名以入錄,故與真跡混淆,卻多有好帖不入,殊可惜也。”(均《東觀余論》卷上)盡管如此,觀《平安帖》字跡,猶存有壹些王書特征,如上舉“痛”字即其明證。所以,應該說《平安帖》的字跡還是有所本的,應屬在多樣的王草風格中的壹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