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漢 許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中國第壹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壹。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說文解字》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
原文:
灋 [fǎ],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
意思:灋 ,就是刑法,取其公平如水,所以是“水”字旁;廌,它會攻擊無理者使其離去,所以有“去”字。
灋 [fǎ]:同“法”
廌,zhì,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壹說獨角獸),能辯是非曲直。古代法庭上用它來辨別罪犯,它會攻擊無理者使其離去。?
擴展資料:
《說文解字》創作背景:
許慎所處的時代,古文經與今文經的論爭非常激烈。今文經的儒生大多認為當時通行的用隸書書寫的經典,都是父子相傳,不可懷疑,不可更改的。他們解說字義不嚴肅,謬語較多。
而古文經的儒生則認為從孔壁中發掘出來的用六國文字書寫的經典是可靠的。這場鬥爭對經學和文字學的興旺發展是有益的。
處於這個時代的許慎,“性淳篤”(性格質樸厚重),且“博學經籍”,並註意研究周秦時的西土文字籀書及“孔壁古文”(又稱東土文字),尤其著力於小篆和六書,諸如《倉頡》、《博學》、《凡將》、《急救》、《訓纂》等字書。
由此,他給後來撰寫《說文解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許慎認為,有文字而後有五經,今文經學隨意解說文字,要糾正今文經的妄說,提高古文經的信度,必須弄懂文字的結構、讀音及其意義。
在長期的學習和研究中,許慎搜集到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並且以廣博的經學知識為基礎,根據六書條例,在從賈逵受古學之時,即著手編寫《說文解字》,歷時10年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正月草成這部巨著。
許慎在校書過程中,涉獵的典籍廣而精深。當時《說文解字》的初稿雖已完成,但為了利用此機會將它補充得更加完善,遲遲不作定稿。
安帝元年初六,即公元119年,全國四十二處地震,災情極為嚴重。皇帝下詔三府,選屬下有能力的官員,出補令長,安撫百姓,穩定民心。許慎樸實忠厚,故被選受詔到沛國洨縣(今安徽固鎮)任縣令。
許慎致力儒學,淡於仕官,在就任縣令之前,即稱病回故鄉萬歲裏,專心審定《說文解字》。三年後,即公元121年,《說文解字》定稿,遂讓其子許沖將稿奉獻皇帝。
百度百科-說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