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有大概20字的名人典故嗎?

有大概20字的名人典故嗎?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壹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壹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壹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壹顆辣椒,放在嘴裏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誌,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壹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壹覺後迷糊中壹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壹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壹。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東坡,年輕時自認為已無書不讀,便大書壹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後經壹老翁指點,遂改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

◎郭沫若曾寫過壹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壹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壹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妳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妳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麽,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壹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壹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壹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裏去抄書,壹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壹次看到了壹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壹遍又壹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壹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壹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壹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壹面幫助我在壹片爛泥塘裏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沈沒在這片泥塘裏,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蕭邦19歲從音樂學院畢業時已經很有名氣了。後來他出國深造。在送別晚會上,朋友們贈送給他壹只裝滿祖國泥土的銀瓶。這只銀瓶壹直伴隨著他19年。1849年秋天,蕭邦病重垂危。他囑咐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不會允許將我的遺體運回華沙,就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去。”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壹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壹無所求。”

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占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消息後,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準備回國參戰。

回到宿舍後,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書寫救國血書,在血書裏陳述亡國的悲慘 ,當亡國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來戰鬥……他壹連寫了幾十張,終因流血過多而暈倒,可嘴裏還在不停地鹹:“救國!救國!”

安徒生跟老友斷交

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跟德國的奧古斯登堡原來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魯士侵入丹麥的國境,這種侵略行為引起安徒生的極大憤怒。四年後,他到德國去旅行。許多德國朋友湧到車站去迎接他。壹位朋友說:“奧古斯登堡公爵夫婦在家裏等您,希望您去和他們會見。”“我不願去見他們,奧古斯登堡參加了四年前普魯士侵丹麥的戰爭,我怎麽能去看這家人呢?”安徒生憤怒地說著。從此,兩位老朋友斷交了。

李時珍夜宿古寺,吃幹糧喝泉水,嘗草藥直到夜晚

國時,有壹個叫蘇秦的人,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回家後被家人看不起,就將太公《六韜》、《陰符》等兵法書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夜深人靜,頭昏腦漲,眼睛發澀,總想睡覺的時候,就用錐子自自己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後又讀書。

聞壹多愛讀書,他結婚的那天,花轎都到了,卻找不到新郎。原來他在書房,手裏仍捧著壹本書。

列寧小時候是壹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裏,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裏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裏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2.風趣的陳毅

建國初期,陳毅任上海市長。有壹次對工商界人士演講,講臺上擺放著名貴的鮮花和精美的茶具。陳毅壹上臺就說:"我這個人講話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容易手舞足蹈,講桌上的這些東西,要是被我碰壞,我這個供給制的市長,實在賠償不起,所以我請求支持會議主持人,還是先把這些東西'精兵簡政'撤下去吧。"會場上的人們立刻發出了輕松的笑聲。

在60年代的壹個會議上,陳毅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而大聲疾呼:"不能夠經過了幾十年改造、考驗,還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項帽子戴在所有知識分子頭上!"說到這裏,陳毅摘下帽子,向參加會議的知識分於代表鞠了壹躬,然後大聲說道:"今天,我給妳們行脫帽禮!"這真摯的感情和恰到好處的幽默,使與會者為之動容。

陳毅講話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談,常常以機敏而風趣的言辭使聽者折服。在壹次會議上,有人看見他拿著壹份稿紙,還不時地低下頭看看,後來竟發現那是壹張白紙。"陳總,您怎麽用張空白的發言稿啊?"會後有人問他。他回答說:"不用稿子,人家會講我不嚴肅,信口開河。"

周總理的樸素生活

周恩來總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廳,過著儉樸的生活。這從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來。自他住進來以後,不許裝修與翻新房屋及庭院。

60年代初,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乘總理出國訪問的機會,為了保護與加固建築物,他們搶時間只搞了點簡單的內裝修,更換了窗簾、洗臉池與浴缸。周恩來回國見了十分生氣,將他們狠狠地批評了壹頓。事後,他語重心長地對身邊人員說:"我身為總理,帶壹個好頭,影響壹大片;帶壹個壞頭,也影響壹大片。所以,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妳們花那麽多錢,把我的房子搞得那麽好,群眾怎麽看?壹旦大家都學著修起房子來,在群 眾中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周恩來的這壹番話發人深省。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提及裝修房屋之事了。

鄧穎超在悼念周恩來的文中說:解放初期妳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這裏始終保持著莊嚴⒂木病⒚覽鮎肫鈾氐目?芾矸綹瘛?

正如陳毅元帥所說:"廉潔奉公,以正治國者周恩來也。"

***和國大將羅瑞卿

羅瑞卿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1906年出生於四川省南充縣,1926年加入中國***青團,同年進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1928年由***青團轉入中國***產黨。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副校長,八路軍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多種職務。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長,公安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秘書長。

羅瑞卿由於多年來在軍事上的傑出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5.

軍神劉伯承

劉伯承(1892-1986),***和國元帥。原名劉明昭,四川開縣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時,在四川萬縣參加學生軍。從而開始了長達70年的軍事生涯。

1912年春,劉伯承考入重慶陸軍將弁學堂。年底提前畢業後被編入川軍第5師任見習排長,隨部參加了反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在戰火中,劉伯承因功被提升為連長。

1915年12月,劉伯承在四川涪陵成立了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參加了第二次反袁戰爭,即護國戰爭。1916年3月,在率領部隊攻打豐都的戰鬥中,劉伯承頭部連中兩彈,右眼受了重傷。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當德籍沃醫生為他摘除右眼球時,為保護腦神經,沒有用壹點麻醉藥。手術開始,劉伯承手扶著柱子,滿頭大汗,沒吭壹聲,手術順利地完成了。沃醫生不禁為之動容地說:“妳不是軍人,而是軍神!軍神!真有三國關雲長刮骨療傷的氣概!”。

朱德-從教育救國到從軍

朱德元帥,1886年2月1日出生於四川儀隴縣李家灣壹戶佃農之家。世代以租種地主土地為生,終年勞碌僅能糊口。朱德的母親在朱德出生之前的幾個小時還在幹活。朱德生在這樣壹個家庭,使他從小就開始幹力所能及的勞動。五歲時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過繼給無兒無女且又十分喜歡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學,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六歲時朱德進入私塾,二十歲時入南充縣高等小學堂,壹年後考入四川高等學堂附設的體育學堂。由於在這裏受到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產生了教育救國的意識。畢業後於1908年邀幾位同學好友壹同回儀隴縣城籌辦高等小學堂,朱德任學校的體育教習兼庶務。學生由幾人很快發展到七十多人。學校雖然辦起來了,但土豪劣紳反對新思想、壓制教育,社會的黑暗,民眾的痛苦,統治階級的腐朽,使朱德認識到教育無力救國。他毅然棄教從軍,從此走上了曲折、偉大的革命道路。

5.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妳挨打,為什麽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壹只發野性的驢踢妳時,妳會還它壹腳嗎?

*蕭伯納年輕時喜歡騎單車,有壹次跌斷腿骨,他的女同學很體貼的照料他,蕭伯納擔心自己意誌不堅,會向這位女同學求婚,他決定溜走.可是不小心從樓梯上跌到樓梯下,兩條腿都跌壞了結果他果然問她肯不肯跟自己結婚.當女同學點頭時,蕭伯納昏了過去.

*壹位女士對毛姆說:我和壹位男士相處很久,可是不敢斷定,我是不是愛上了他.這位名作家對戀愛的考驗有非常獨特的看法,他說:只有壹個辦法可以測驗妳是否真正愛上他,妳願意不願意用他的牙刷刷牙

*有人問大仲馬說:妳為什麽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為然地反駁說:我花盡了壹生的時光才活到了今天.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壹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妳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壹只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愈,壹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女小說家阿加撒.克裏斯蒂的丈夫是個考古學家,有壹次,在壹個集會上有個朋友問他:像妳這樣富有想象力的女人,嫁給壹個玩古物的人,妳感覺如何?這位偵探小說家說:考古學家是最理想的丈夫,妳想,愈是老的東西,他愈是喜歡.

*伏爾泰於壹七二七年訪問英國,他發現英國人非常仇視法國人,壹群英國人向他怒吼:殺了他,把這個法國人吊死!伏爾泰說:英國人!妳們因為我是法國人而要殺我.難到因為我不是英國人而受的懲罰還不夠嗎?英國人聽了哈哈大笑,居然壹路送他安返寓所。

*卓別麟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壹次,他召開影片攝制會議,壹只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壹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壹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麽妳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才那只!

*李白死後遺體葬在采石江頭,往來詩人都在他墓上題詩.有人寫了壹首絕句:采石江邊壹壞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林肯有壹次夢見自己參加集會.他走路時,眾人就讓出壹條路來,讓林肯走過.這時在壹大群人中,有壹個悄悄地說:他只不過是壹個面貌平凡的人.林肯聽了,就說:朋友,上帝喜歡面貌平凡的人,所以他生了許多面貌平凡的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談自己的成功秘訣:我以為我自己最大的優點,是能夠鼓起人家的熱忱.要叫人家能夠盡心竭力,最好的辦法是賞識他,贊美他,上司的指摘,是最容易消滅部署的信心的.我還沒看見壹個人,在被吹毛求癖時,能比在被贊賞時把事情辦的更好.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愛略華說:我覺得哈佛現在的確可以稱為知識寶庫.不過我在想,哈佛之能成為知識寶庫,是由於大壹新生帶來了知識來,而大四畢業生卻只帶了壹點點知識離校.

*德國名醫寇杜斯有壹次宴客,站在主人立場,他得把桌上的烤豬切開,分給賓客.他用刀先在烤豬胸部直剖壹刀,接著又交叉地剖上壹刀,然後把切碎了塞入豬肚中的香菇和其它填料,用快又卓越的手法拉出來.接著又從自己口袋裏取出壹只皮套,從皮套裏抽出手術用針線,把割開的胸部縫起來.縫好後他就拍拍烤豬胸部,笑著對賓客說:只要小心調查,好好照顧他,不久就可以下地走路.

*美國哈佛大學名教授凱屈萊奇是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有壹次他在講壇上教授莎士比亞課程不小心壹腳踏空,跌到講壇下面.他站起身來,氣勢巍峨對那些學生說:教了四十年書,這是我第壹次跌落到聽眾壹樣的水平!

*有壹次,某處舉行模仿卓別麟演技比賽,參加的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卓別麟自己也隱名參加,結果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別麟覺得這是他壹生最大的笑話!

*美國史密斯女子大學有個女學生,有壹次因赴男朋友約會而遲歸宿舍,只得爬窗戶進去.可是窗戶太重,她的力氣擡不起來.忽然窗內有人來幫她忙,還輕聲對她說:不要讓旁人看到.爬進壹看,正是笑容滿面的威爾遜校長.

*約翰遜博士,他的父親經營壹個大舊書攤.有壹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壹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壹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壹口氣,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壹天中午十壹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壹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壹天,同壹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裏懺悔!

*壹個巴黎的酒保說:壹個顧客喝過兩杯雙倍的馬丁尼酒以後,我就可以說出他的國籍.法國人談戀愛,西班牙人跳舞,德國人誇口,意大利人唱歌,愛爾蘭人打架,美國人要站起來演說.

*喬伊勃朗在太平洋戰爭中到東方旅行,碰到麥克阿瑟將軍,兩人在壹起照了個相.闊嘴名星連說:能與閣下照相,三生有幸!可是麥克阿瑟將軍卻說:這張相是為我小兒子照的,他常盼望他的父親能和名人在壹起照相.

*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人笑.

*馬克土溫年輕時在壹家報社工作,六個月以後,總編輯叫他明天不用再來了.馬克土溫就問為什麽?總編輯說:因為妳太懶.馬克土溫聽著笑著回答:妳要經過六個月的時間才發現我懶,可是我卻在進報社的第壹天就知道了.

*後漢時曹操近臣楊修,九歲時就非常聰明.壹天他的父執孔平坦來訪由他接見,他準備楊梅招待,孔平坦見了就戲問:這是妳們家的果實?楊修馬上回答:我從來沒聽過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宋代蘇軾當杭州縣令時,有壹縣民做扇子謀生,可是天涼,扇子賣不出去,於是欠稅.東坡就叫他拿扇子來在上面畫上枯木竹石,畫了二十余把扇子,那縣民才走出縣府大門,就有人來爭購.因而把欠的稅,全部還清.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菲爾畫了壹幅瑪利亞抱著聖子耶穌的畫像,在她的右下方是個老人,左下方是個使女.可是正下方有壹大片空白,正在想該補些什麽.這時他從畫室窗口看到附近面包店窗口有兩個孩子,大的壹個四五歲左右托腮,仰望雲天,對他弟弟說話,小的壹個頭靠在兩臂上,也望著天空,在聽他哥哥說話.拉菲爾覺得很美,就把他們畫在畫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兩個天使.

*有人問拉菲爾怎麽能畫出那麽美麗的作品?他回答說:我做了許多夢,然後圍繞著我的夢去作畫.幻想能使人得見不可見之物,意誌則能使不可見者成為可見之實體.

*愛因斯坦在新聞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了他對人生成功的看法.他用壹個數學公式來表示:假設A代表壹個人的成功,則我可以寫成下列的公式A=X+Y+Z,X代表工作,Y代表遊戲.記者問:那Z代表什麽?愛因斯坦笑著回答:Z是把妳的嘴巴閉起來.

*芬蘭指揮家鮑理司.塞博夫婦到美國來表演.他們住的房子,據說常常鬧鬼.有壹天果然被鬼的聲音吵醒了.塞博太太要她先生去看看,可是這名指揮家卻說:不,親愛的,還是妳去好了.因為妳的英文說得比我好些.

*莫紮特六歲時,在德國慕尼黑市的皇宮舉行第壹次演奏會.因為宮中地板光滑,所以他壹進宮門,就滑了壹跤.這時有壹個小公主,走過來把他扶起來,還吻了吻他的手.莫紮特非常感激,不知如何答謝.就說:等我長大了,壹定要取妳做新娘.大家聽了,哄堂大笑.

*壹九四八年美國大選,杜魯門總統從白宮趕往其家鄉投票,有壹批記者先生,追到總統家中,竟沒有見到總統.後來碰到總統時,壹位記者就問他壹路發生了什麽事,杜魯門總統回答:有壹輛警車要我們停下來,看樣子仿佛今天有壹位要人要經過這小城.

*有壹次,有個新聞記者問肯尼迪:妳怎樣成為二次大戰時的英雄的?肯尼迪回答:他們把我的巡洋艇弄沈了,我就成名了.我們知道肯尼迪當時搭DT-O八號小艇,被敵方擊沈,他也因此負傷.

*蘇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兇悍,有壹次,她大發脾氣,把蘇格拉底大罵壹頓後,還有余怒未息,就提了壹大桶水,澆在她先生頭上.蘇格拉底搔了搔淋濕的頭發,笑到:雷聲以後必有大雨,這是自然法則,也證明這是真理.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壹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壹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壹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壹乾二凈。又有壹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壹邊想問題,壹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余常利用時間讀書,立誌寫壹部通誌,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制作壹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壹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壹位學問淵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