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的拼音是zhèn。
詳細解釋:
(1)形聲。從手,辰聲。本義:賑濟;救濟。
(2)同本義。
振,舉救也。——《說文》
(3)又如:振恤(賑濟);振貸(賑濟);振業(救濟之使有產業);振窮(救助困窮的人)。
(4)挽救;救治。
智困於內而政亂於外,則忘不可振也。——《韓非子五蠹》。
(5)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6)抖動;搖動。
振,動也。——《廣雅釋詁壹》
舉若振槁。——《史記禮書》
(7)又如:振玉(美玉受撞擊震動的聲音);振訊(抖動);振掉(動搖;震動);振董(振動);振落(謂葉將枯而震之使落);振擺(抖動)。
振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振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註》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絕。《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註》振起之,令有作業。
又《說文》壹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恒卦》振恒。《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註》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註》當作迅。謂奮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