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國古代勞動者對半坡遺址(今Xi市東郊半坡村北)進行了多次發掘,發現早在6000年前,左右半坡的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就創造出了非法的符號、繪畫、雕塑和裝飾品。半坡人的雕刻符號多留在彩陶上,可視為原始漢字。
近年來,我國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壹處遺址中發現了壹批墓葬和墓葬(距今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文物。在壹些陶器雕像上,刻有壹個像圖畫壹樣的字,已經出版了10多個單字。這些文字是根據實物的形狀繪制的,因此被稱為“象形文字”。文字的結構類似於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但它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所以“象形字”是中國最早的書面文字,它具有書面文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