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赤的四字成語 :
白眉赤眼、赤縣神州、赤心報國、赤壁鏖兵、赤地千裏、赤體上陣、赤繩系足、赤舌燒城、赤口白舌、壹寸赤心、赤口燒城、白魚赤烏、赤膽忠心、赤口毒舌、口沸目赤、眼腰黃赤、赤子之心、神州赤縣、赤貧如洗、赤誠相待、赤身露體、赤心奉國、赤身裸體、面紅頸赤、赤日炎炎、石赤不奪、金無足赤、蓬頭赤腳、急赤白臉、白兔赤烏
帶日字的四字成語 :
日日夜夜、日滋月益、賞不逾日、途遙日暮、晝日三接、壹日三復、惟日為歲、野人獻日、日暮道遠、魯陽回日、計日以期、敬時愛日、糊口度日、江流日下、竿頭日進、揮日陽戈、日甚壹日、黑家白日、心貫白日、烈火辨日、清天白日、日累月積、日益月滋、補天浴日、日不暇給、日月交食、風和日暄、狂犬吠日、忠心貫日、有天沒日
2. 由於惱怒羞愧而發怒的四字成語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脾氣.
橫眉怒目 形容怒視的樣子.
赫然而怒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樣子.
戟指怒目 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怒火中燒 怒氣象火壹樣在心中燃燒.形容懷著極大的憤怒.
怒目切齒 怒目:怒視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形容極其憤恨.
怒發沖冠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怒氣沖天 怒氣部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怒目而視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惱羞成怒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
怒形於色 形:顯露;色:臉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怒不可遏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天怒人怨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為害作惡非常嚴重,引起普遍的憤怒.
橫眉怒視 〖解釋〗猶言橫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怒目橫眉 〖解釋〗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雷霆之怒 雷霆:霹靂.象霹靂壹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惱羞變怒 見“惱羞成怒”.
怒火沖天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怒氣沖沖 形容憤怒得氣呼呼的樣子
神怒人怨 謂人人怨恨憤怒.
直眉怒目 形容發怒的樣子.
怒穿冠 〖解釋〗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積羞成怒 〖解釋〗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怒氣填胸 〖解釋〗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憤憤不平 憤憤:很生氣的樣子.心中不服,感到氣憤.
3. 求四字成語 赤()()陣赤(膊)(上)陣
赤膊上陣
拼音 chì bó shàng zhèn
解釋 赤膊:光著上身,指 *** 盔甲;陣:指戰場。光著膀子上陣交戰。比喻不顧壹切,勇敢戰鬥。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時含貶義,比喻公然跳出來幹壞事。
示 例 克非《春潮急》四五:“現刻他們在壹系列失敗後,狗急跳墻,~,公開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近義詞 赤手上陣、輕裝上陣
反義詞 披掛上陣、披堅執銳
典故
東漢末年,朝 *** 敗,軍閥割據,互相攻伐。割據涼州軍閥馬騰,被曹操殺掉。馬騰的兒子馬超為報父仇,與西涼太守韓遂聯合起來,出動數十萬大軍進攻曹操。雙方在渭口壹帶對陣。第二天,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挺槍縱馬,與曹操的猛將許褚大戰。兩人戰了壹百多回合,不分勝負。因為戰馬疲累不支,於是各回軍中,換了匹馬,又出陣前戰了壹百多回合,勝負仍然不分。許褚殺得性起,拍馬回陣,卸下盔甲,露現突出的筋肉,赤著膊,提刀上馬,來與馬超決戰。雙方官兵大為震驚。兩人又鬥了三十余回合,許褚奮力舉刀向馬超砍去,馬超閃過,揮槍向許褚心窩刺來。許褚扔下手中刀,用力夾住馬超的槍,於是兩人在馬身上奪搶,許褚力大,哢嚓壹聲,扭斷槍桿,兩人各拿半截,在馬上亂打。接著兩軍混戰,曹軍損傷大半,退回寨中堅守不出。馬超退回渭口,對韓遂說:“我看在惡戰當中,再也沒有比許褚不要命的了。他真是個‘虎癡'啊!”
許褚簡介
譙國譙人。高八尺,腰大十圍,容貌雄毅,葛陂賊戰箭矢末擲石攻敵, 倒牽牛反向百余步, 賊眾聞褚之名皆畏憚。儲官渡誅反賊。關中戰時褚左手舉鞍, 右手控船護操安渡(有歧義,可能是張合所為)。馬超欲襲曹操, 以從騎為褚, 超不敢動。操薨褚哭至吐血, 後遷武衛將軍, 曹睿繼位封牟鄉侯, 謚曰壯侯。
4. 羞愧的四字成語包羞忍恥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與恥辱。
出處:唐·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耳紅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出處: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六十壹回:“忽見禁子走來,輕輕的向倪完耳邊說了幾句。倪完吃了壹驚,不覺耳紅面赤。”
顧景慚形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景,同“影”
出處:三國·魏·曹植《封二子為公謝恩章》:“天時運幸,得生貴門。遇以親戚,少荷光寵。竊位列侯,榮曜當世。顧景慚形,流汗反側。”
顧影慚形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指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出處:晉·傅鹹《申懷賦》:“芬芳並發,我穢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聲;豈伊不愧,顧影慚形。”
汗流洽衣 汗出甚多,濕透衣服。形容極其惶恐羞愧。
出處:明·張居正《答宗伯董潯陽》:“頃賢郎至,辱華翰獎借,爛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讀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汗顏無地 汗顏:臉上出汗。形容極其羞愧,無地自容。
出處:唐·韓愈《朝歸》詩:“服章豈不好,不與德相對,顧影聽其聲,赪顏汁漸背。”
積羞成怒 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出處:梁啟超《清議報壹百冊祝辭並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既而臣民犯顏,友邦側目,誌不得逞,遂乃積羞成怒,大興黨獄。”
愧悔無地 羞愧懊悔得無地自容。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壹回:“門生少年狂悖,原為匪人所誘。這也不敢欺瞞老師。但近日愧悔無地,亟欲自新,所以來投老師。”
老羞成怒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壹回:“烏額拉布見田小辮子說出這樣的話來,便也惱羞成怒。”
面無慚色 慚:羞愧。臉上沒有壹點羞愧的神色。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若以愛民惜庫物,遭大王殺死,仆見先王於地下,面無慚色矣。”
赧顏汗下 赧:因羞愧而臉紅。顏:面容。形容羞愧到極點。
惱羞變怒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同“惱羞成怒”。
惱羞成怒 由於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怒。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壹回:“烏額拉布見田小辮子說出這樣的話來,便也惱羞成怒。”
桃羞杏讓 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讓。形容女子比花還要艷麗動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燕妒鶯慚。”
無地可容 指無處藏身,形容慌亂、羞愧至極,處境窘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李紈正要勸解,丫頭來說,太太來了。襲人等此時無地可容,寶玉等趕忙出來迎接。”
無地自處 猶無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
無地自厝 猶無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
無地自容 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處:《三國誌·魏誌·管寧傳》:“夙宵戰怖,無地自厝。”
羞花閉月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隱藏。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知羞識廉 羞:羞愧。廉:廉恥。指人知道羞愧、廉恥。形容有修養。
自覺形穢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舉止不如別人。後也泛指與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無容身之地 ①指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②指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
5. 含有赤字的四字詞語赤身裸體 赤:光著。大部分身體或全身 ***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金無足赤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倦尾赤色 比喻十分困苦
臉紅耳赤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白眉赤眼 比喻平白無故。
赤壁鏖兵 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於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壹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鬥。
赤膊上陣 光著膀子上陣。比喻親身上場,不加掩飾地進行活動。
赤誠相待 赤誠: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赤膽忠心 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赤地千裏 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赤口毒舌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赤貧如洗 赤貧:窮得壹無所有。形容極其貧窮。
赤舌燒城 赤:火紅色。赤舌如火,足以燒城。比喻毀謗或挑拔離間的話非常傷害人。
赤身露體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 *** , *** 。
赤繩系足 赤繩:紅繩;系:結、扣。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赤手空拳 赤手:空手。兩手空空。比喻沒有任何依靠。
赤縣神州 中國的別稱。
赤心報國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現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赤心相待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丹之所藏者赤 比喻交朋友必須謹慎選擇。
耳紅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急赤白臉 心裏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壹個人沒有壹點缺點錯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面紅耳赤 臉筆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漸而臉色發紅。
忠心赤膽 形容十分忠誠。
拔趙幟立赤幟 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勝利之典。
赤口白舌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面紅頸赤 見“面紅耳赤”。
面紅面赤 謂雙方因爭執而變臉。
蓬頭赤腳 頭發蓬亂,光著腳丫。形容未經修飾很不整齊的樣子。
神州赤縣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唐劉禹錫《為京兆尹答於襄州第壹書》:“蓋神州赤縣,尊有所厭,非他土之比。”後遂以“赤縣神州”或“神州赤縣”為中國的別稱。
石赤不奪 石質堅硬,丹砂色鮮紅,均不可改變。比喻意誌堅定不移。
壹寸赤心 同“壹寸丹心”。
白兔赤烏 〖解釋〗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白魚赤烏 〖解釋〗為祥瑞之兆。
6. 嚴厲的四字成語除邪懲惡 懲:處罰。
清除邪氣,懲辦壞人。 出處:魯迅《集個集·編校後記》:“他愛看俠士小說,固此發了遊俠狂,硬要到各處去除邪懲惡,碰了種種釘子。”
詞嚴義正 詞:言詞,語言;嚴:嚴謹;義:道理;正:純正。指言辭嚴厲,道理純正。
出處: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謚武宣劉公神道碑》:“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 詞言義正 詞:言詞,語言。
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出處:宋·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辭嚴氣正 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同“辭嚴義正”。 出處:《宋史·孫長卿楚建中等傳論》:“建中雅量卻敵,辭嚴氣正,尤為廳偉。”
辭嚴義正 辭:言詞,語言。義:道理。
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出處:宋·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辭嚴誼正 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出處:元·劉塤《隱居通議·詩歌六》:“蕃武忠君愛國,辭嚴誼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機,其失在於疏爾。” 辭嚴意正 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同“辭嚴義正”。 出處: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辭嚴意正質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
當頭棒喝 佛教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常常用棒壹擊或大喝壹聲,促他醒悟。比喻嚴厲警告,促使人猛醒過來。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黃檗運禪師法嗣·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
惡言厲色 說話和臉色都很嚴厲。 出處: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師雖然照樣是惡言厲色的把書茵斥罵壹頓,但態度已經和緩下來了。”
二罪俱罰 罰:處罰。前後兩樁罪過壹並處罰 出處: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二折:“贏了將功折過,輸了二罪俱罰。”
罰不當罪 當:相當,抵擋。處罰和罪行不相當。
出處:《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罰壹勸百 處罰壹個人以懲戒眾人。
出處:唐·韓愈《誰氏子》:“罰壹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不晚耳。”李漢註引《中說》:“牡如晦問政,子曰:‘賞壹以勸百,罰壹以懲眾。
’” 禍首罪魁 首:頭目;魁:首領。犯罪作惡的首罪者。
出處: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 疾聲厲色 疾:急速。
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疾言厲色 疾:急速。
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就地正法 正法:執行死刑。
在犯罪的當地執行死刑。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五回:“因為案情重大,並且是積案累累的,就辦了個就地正法。”
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出處:《韓詩外傳》卷九:“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
寬猛相濟 寬:寬容;猛:嚴厲,猛烈;濟:相輔而行。指政治措施要寬和嚴互相補充。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年》:“政寬 *** 慢,慢則糾之以猛,猛 *** 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雷動風行 ①指萬物運動變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嚴厲迅猛。
雷厲風飛 ①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同“雷厲風行”。
②嚴厲威猛。 雷厲風行 厲:猛烈。
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
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出處: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行。”
雷令風行 猶言雷厲風行。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
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內峻外和 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色厲膽薄 色:神色。
厲:嚴厲、兇猛。薄:脆弱。
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壹回:“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賞賢罰暴 猶賞善罰惡。指賞賜善人善事,懲罰惡人惡事。
深文峻法 猶言嚴刑峻法。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聲色俱厲 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出處:《晉書·明帝紀》:“(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日:‘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碎屍萬段 極言對罪大惡極者予以嚴厲的懲罰。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二回:“林沖喝道:‘妳這個害民強盜,我早晚殺到京師,把妳那廝欺君賊臣高俅,碎屍萬段,方是願足。’” 天網恢恢 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寬廣的樣子。
指天道如大網,壞人是逃不過這個網的,作惡必受到懲罰。 出處:《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問罪之師 比喻前來提出嚴厲責問的人。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葛巾》:“日已向辰,喜無問罪之師。”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