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狂犬疫苗是怎麽發明出來的?

狂犬疫苗是怎麽發明出來的?

1892年12月27日,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科學家聚集在法國巴黎的壹個豪華大廳裏。當法國總統挽著壹位滿頭銀絲的老人步入大廳時,人們起立歡呼,樂隊奏起勝利進行曲。這是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70壽辰慶典中的壹幕。

巴斯德(1822~1895)是何許人?為何勞名流權貴們如此興師動眾?這還得從頭說起。

19世紀以前,狂犬病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狂犬病是法國巴斯德多年研究、準備攻克的疾病。

巴斯德為取得狂犬疫苗,他和助手把壹只瘋狗綁在桌子上,而他則俯下身子,用嘴通過滴管壹滴壹滴地從狗的下頜吮吸唾液。為了攻克這壹疾病,年已60多歲的巴斯德表現得全無懼色。他指導助手將取得的唾液註射到試驗的動物體內,結果這些動物都痛苦地患病死了。問題基本上搞清了,是瘋狗的唾液把病毒帶到人的體內,侵入人腦發生了作用。

巴斯德為了找到對付狂犬病的辦法,他又把瘋狗的脊髓抽出來,讓它幹燥。過了10天後,瘋狗的脊髓失去毒性,再把它接種在被狂犬咬過的病狗身上。說也奇怪,病狗竟逐漸地好了。接著,巴斯德又把患過霍亂的雞的病原菌取出放置壹段時間,其毒性也大大減弱。他取出患狂犬病而死的兔子的脊髓,發現它自然幹燥的時間越長,毒性越小。於是他把放了14天患狂犬病而死的兔子的脊髓磨成漿制成疫苗,給其他兔子註射。轉天又註射幹燥了13天的、12天的……直到註射當天的新鮮死兔脊髓液,兔子都奇跡般地活下來了。

試驗終於成功了,他制造出了狂犬疫苗!巴斯德取得了這些成績以後,他就在想,這種辦法如在人體上試驗成功,不就可以攻克狂犬病了嗎?但到哪裏去找試驗的人呢?

他曾要求在壹個被判處死刑的犯人身上作試驗,但法庭不允許。他只好決定用自己的身體作試驗,但家人和親友又百般阻攔,甚至把他看管起來。巴斯德對此壹籌莫展。

偶然的機會終於來到了。1885年的壹天早晨,巴斯德實驗室的門被撞開了,阿爾薩斯省的壹個男人抱著壹個剛被瘋狗咬傷的孩子梅斯特闖了進來。“救救他吧!”跟在後面孩子的媽媽含著眼淚懇求著。在這種情況下,巴斯德無法再猶豫,便當機立斷在孩子身上試驗。他把經過減毒的瘋狗病菌註入孩子體內,壹天註射壹支,31天後,終於救活了這個孩子。此後,人們爭相把被瘋狗咬傷的患者送到他這裏治療,大都被治愈。其中有16個被狂犬咬傷的俄國病人,也被他搶救過來,為此轟動了全俄國。沙皇政府特向巴斯德頒發了獎章。前邊說的那位被巴斯德救活的梅斯特後來壹直在巴斯德研究所看門,直到1940年德國占領巴黎自殺身亡。

狂犬疫苗的發明,使巴斯德又創立了壹門新科學:免疫學。這是他為人類所作了又壹貢獻。

如果巴斯德沒有等待到那次偶然得到的人體試驗機會,他就會推遲甚至壹輩子也不能征服狂犬病,即使自己已具備除了機會以外的壹切條件。這說明了“等待”和“時機”的重要性。“字典裏最主要的三個詞是意誌、工作和待待,我要在這三塊基石上建立起成功的金字塔。”巴斯德的這壹名言,道出了成功的訣竅。

巴斯德是壹位傑出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這位讀書時化學成績被壹位教授判為“及格”的學生,26歲便因對酒石酸的鏡像同分異構體的研究而壹躍跨進著名化學家的行列。雖然巴斯德不是提出疾病的細菌學說的第壹人,但他通過大量的實驗和論證有力地支持了細菌學說,這種支持是使科學界相信該學說正確的主要因素。他還發明了用免疫法治療壹種侵襲牛、羊、人和其他動物的嚴重傳染病即炭疽病。厭氧菌和雞霍亂疫苗的發現,雞霍亂弧菌的發現,都是他的功勞。他在醫學、生物學上的成就這裏僅能作蜻蜓點水式的描述,以致無法完全說明他是“醫學史上首屈壹指的重要人物”。

巴斯德的“德”表現在“他壹生的目標是幫助人類”。1849年5月29日是他婚禮的日子,但人們卻只能在實驗室找到他。當朋友問他怎麽忘掉婚禮時,他反問道:“難道實驗能中途停下來嗎?我得做完今天的實驗再去結婚。”他“凡是社會需要的,都能見義勇為”。他不顧感染狂犬病吮吸狂犬唾液便是壹例,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1865年他去法國南部阿雷斯蠶區研究蠶病期間,“發瘋似的在各養蠶區裏奔走”,父親和兩個女兒被傳染病奪去生命也沒有使他放棄研究。他把病蠶用水碾磨成汁,取具中壹滴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終於發現了壹些微小的橢圓形的顆粒。而這種顆粒在雌蛾的身上、卵上也有。他壹次次重復觀察,都得到相同的結果。於是他斷定這些“小顆粒”即微生物就是蠶致病的罪魁禍首。於是,他建議對所有產卵的蛾進行檢查,發現有斑點的壹律燒掉。就這樣,蠶病被攻克,使法國養蠶業起死回生。

巴斯德壹生高風亮節,實事求是,堅持真理,能正確對待同行的忌妒和世俗的婚姻偏見。例如,在法國醫學會的壹次會議上,實事求是的巴斯德痛斥了壹名醫生奎因的毒辣和愚蠢,以致奎因勃然大怒,從椅子上跳起來向巴斯德撲去,後被眾人拖住才未出事。第二天奎因提出要同巴斯德決鬥,巴斯德答道:“我的職業是救人,而不是殺人。”巴斯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婚姻觀。他在27歲時任斯特拉斯堡大學化學教授,結識了校長的女兒瑪麗,並壹見鐘情。由於當時法國沒有直接向姑娘求婚的規矩,得先向父母表示,於是他給校長寫了壹封長信,表明自己是皮匠的兒子,財產不多,但有健康的身體和善良的心。可以看出,他對婚姻和科學壹樣嚴肅和坦白。後來兩人終成伉儷。

1888年,法國人民為了感謝這位功大、德高的老人,自願捐款修建巴斯德學院。在落成典禮上,巴斯德激動地說:“科學固然是沒有國界的,然而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我應當把自己的才能貢獻給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