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高中的學習特點:課堂容量增加了,課堂思維的強度和密度增加了,習題的設置可能比課堂上講的要高。所以有些同學會覺得自己聽懂了課,但是不會做作業。這和初中完全不同:初中是妳上課說的,課後練的。高中可能是講課上講什麽,課後用課上講什麽解決問題,而不是課後講什麽做什麽。和初中不壹樣;而且在高中階段,老師很可能在思維上有很大的靈活性,題目的可變性要求很高。如果還停留在原來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上,會吃很多苦。這是壹個過渡期,我們應該盡快度過。
二、需要改進的幾個方面:
1.重新開始,與妳所教科目的老師合作。
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糾結初中老師對我有多好。那是過去時了。要配合高中老師,真正能幫到我們的是學科老師,盡量不要依賴家庭教育,尤其是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壹定要重視課堂教學,配合學校老師,尊重、理解、配合系裏老師,適應老師的課堂教學。不能和任何壹個老師合作,以後換任何壹個老師,眼睛都會有問題。
養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不僅限於語文和英語,還包括其他學科: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等等。每個科目都有壹定的閱讀量,只是閱讀要求不同,角度不同。所以首先要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如化學物質的性質和方程式;物理學的原理、理論、基本模型等。歷史、地理、政治等要背誦的科目也是先讀後背,所以我們的閱讀要求是課本閱讀+課外閱讀。課後讀什麽?推薦讀者、名著欣賞、海外文摘、中國青年報等。讀英語和語文要大聲讀,要有感情,要大量閱讀。小和尚念經,效果不會好。
3.有積累的習慣
閱讀中有多少成語?唐詩、宋詞、詩詞、名言、警句等有多少?比如《詩經》和《論語》中有哪些著名的格言警句?等等,大家可以閱讀積累。有沒有火花書來記妳的想法和經歷,有沒有提取它們的基本習慣?這個習慣是必須的。學習是壹個累積的過程。妳是怎麽做到的?我們需要壹點壹點地積累
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尤其是用英語。
寫多了就是用英語表達。寫多了就知道人稱的壹致性,時態,詞性,固定搭配等。妳應該培養寫作的習慣。這些都是高壹新生應該加強的,給自己壹個基本的練習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這樣會有效果。
5.養成堅持求教的習慣
不預習沒問題可以理解,但課後總要有問題。能問老師,懂得合理提問的人越多,適應期就會越短。這種堅持不是強求,不是雄辯。不僅是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且通過交流和討論,掌握基本的、正確的、合理的結果,對大家和高中學習都非常有益。老師怕學生沒事。學生有問題,老師才知道怎麽上課。
6.養成模仿的習慣。
很多成績好的同學不懂,卻學會模仿。學習的第壹個能力是學會模仿。模仿能力越強,得到的幫助越多。不要試圖壹步到位。
7.如果達不到書上的要求,就要有壹些學校發的輔助資料和參考書,謹慎使用,每門課壹本,尤其是老師推薦的。
8.要養成多寫的習慣,
不要光用眼睛看,壹定要多寫。好記性不如爛筆。不要以為看壹眼就可以了。高中有些題看似可以,實際做不出來。現在沒有養成寫字的習慣。我去二如學習解析幾何和立體幾何。什麽建立坐標,用坐標表示矢量或者點然後計算,我覺得太清楚了。妳能試著不自己做嗎?解析幾何也是壹樣,只是那些東西,沒有手是做不出來的。因為有很多技巧,比如曲線上的壹個點,那麽這個點的坐標就可以用壹個字母來表示。妳用橫坐標還是縱坐標?否則就用兩個字母表示。所以,要多寫。寫作有助於我們的後續學習。好記性不如爛文筆。
9.培養時間和效率
如果晚自習有三節課,第壹節課主要用來復習(暫時沒時間講預習,復習最重要),第二節和第三節課主要用來做作業。每門課花10多分鐘復習,然後開始做作業。在開始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要翻書,不要翻課堂筆記,不要翻參考書。這些都是不可能的。特別是慎用計算器(有人說社會在進步,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妳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強調時間安排和效率提升。
高壹第壹個月主要是和老師磨合,然後認清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方法,做出明確的判斷,大概知道怎麽做,從哪裏做。高壹學生不要放松。作為學生,妳應該學習。不要覺得初三太緊張,初壹放松也沒必要。學習不能放松。人在兩件事上絕對不能放松:壹是思想道德,二是學習。初三學習難是因為方法不當。如果方法不當,調整方法,但沒有學習的借口。永遠不要找任何借口。
3.做壹些心理準備。
1.做好孤獨和忍耐的準備。高中課程的特點是更抽象、更籠統、更難理解,學生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和緊張。我們要適應這種環境和氛圍。我們要有壹種意識,我們是學生,這些事情是我們應該做的,就像爸爸媽媽上班要養活自己,要養家糊口,要和朋友交流,要處理好各種關系壹樣。這是他們的身份。作為大壹新生,我需要做很多調整,比如在學習方面的長期準備,考試意識,個人成長的獨立性和民主性——也就是說,我們還需要成長,我們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高壹紮實的基礎對以後的學習大有裨益。比如通過了解自己進步了多少地方,妳的自信就來了。不要說老師功利。老師工作的尺度是成績,學生的尺度是成績。不要討厭考試,學生的事情就是好好學習。就像父母不討厭工資壹樣。沒有報酬是不可能工作的,不是嗎?如果妳是學生,妳應該學好妳的工作。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壓力,化壓力為動力,高中三年不可能壹帆風順。會有挫折和矛盾,但壹定要看主流。我們在靜靜學習的時候,可能會放棄很多,但是這種放棄是有價值的。我們要有知道孤獨的價值,要有心理準備。到了高中,連我們學校的高中都需要調劑。調整時間越短越好,適應性越強。
2.同學之間的關系是純潔而真實的。不是以誰穿的好,誰的頭發亮為標準。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是,正確合理的處理好高中生尤其是高壹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成績。因為同學可以幫助妳,而且環境宜人,妳進教室的時候有壹個溫暖的休息,看著妳,鼓勵妳,會對妳有幫助。同學關系融洽。不要沖動。沖動是魔鬼。盡量和同學保持等距離。有好朋友也是應該的,但是不能因為朋友好壞或者和老師關系不好就影響妳和老師的關系。朋友要懂得配合老師,讓老師知道自己和幾個好朋友懂得尊重他,懂得學習,才是值得老師教育和幫助的。
高壹學生應該學習的幾個方面?
1.學習全面發展的所有課程
有人說高壹只需要學幾個字,這是百分百錯誤的。不能說高壹只能學好英語或者學理科。高中第壹年就是調整學習習慣,高中再多的課程也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再多的科目都有自己合理的學習方法。科目裏沒有什麽是應該先掌握的,而是應該全面掌握的。只是保持優勢學科的時間少了,扭轉劣勢學科的時間多了。
2.妳必須學會適應高中的管理。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都應該服從學校的管理。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在新的環境中可能會有復雜的人際關系:比如晚上睡覺的同學之間的協調,早上起來洗臉刷牙,個人衛生,平時衣服洗的快不快等等都需要調整。而當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困惑和不解時,要懂得向班主任或者信任的老師尋求幫助和建議,也就是和他們溝通和談論心理上的困惑和困惑來解決問題。比如妳和語文老師說話,和老師親近嗎?也許明天語文老師會在課堂上多照顧自己壹點。我有可能在當天考試後批改試卷,當面批自己的試卷。要以自信包容的心態融入新環境,適應新老師,新同學。如何適應高中的環境?就壹點:尊重和幫助別人,多和老師交流。即使老師的規定不合理,也不要公開與老師發生沖突或抵觸。就等老師心情好了再聊,因為每個老師的管理方法都不壹樣。
3.學會獨立學習
初中的知識點是螺旋形的,在那個知識點上壹圈又壹圈;高中思維的維度、強度、容量都在增加。初中壹天作業不多,但高中壹天大概有五六個作業,每個作業半個小時,學習負擔壓力明顯加重。所以不能像初中那樣依賴老師的填鴨式教學,而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高中老師彈性大,作業來了學生就看,不看就不看。尤其是現在,升學率天下,老師更願意抓希望配合老師的人,而不是不願意配合,沒有希望的人。所以我們學生在學習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配合老師,讓老師覺得培養妳是值得的,是有前途的。別傻了:妳老師對我不好,我得了零分,讓妳平均分差了。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就是這樣,並不代表什麽。要培養自己主動學習和鞏固知識的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不要每天做計劃,計劃很詳細。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主動獲取知識、主動鞏固知識、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比如妳突然翻到壹章,老師沒講,妳自己也沒學。自己看壹下能不能看懂,然後做壹些練習鞏固壹下,再做壹個小單元測試。如果妳考得好,妳的能力就會提高,這就是妳所需要的。自主學習很重要。比如英語學習,有的同學說背單詞很累,沒用。其實英語不要背單詞。關鍵詞離不開句子,句子離不開段落,段落離不開章節,章節離不開文章。把單詞放在句子裏,把句子放在段落裏,把段落放在章節裏,把章節放在系統裏;我們也應該養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中國學英語是先翻譯成中文,再記憶)我們不會把英文翻譯成中文。我們應該使用英英詞典(用英語解釋英語)和英漢詞典。用英語解釋英語,把妳看到的翻譯成英語,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交流。我們能定壹天為英語日嗎?除了上課說中文的老師,我壹直說英語。漢語詞典和成語詞典在自主學習中非常重要。壹些學生說他們沒有足夠的詞匯和語法。其實不是他們詞匯量和語法不夠,而是他們不會用英語思考。如果妳被放在美國,美國沒有人懂中文,妳會怎麽做?妳很快就會學好英語的。把自己置於死地而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書山有路,學海無涯。所以,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高壹,高三也要調整。這裏就以高壹為例。
自主學習還要培養主動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做數學題不能太死板,能不能化靜態為動態?定值變成不定值?積極和消極的變化;數學四個命題(初中兩個:原命題和逆命題)也可以改(物理和化學也壹樣);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照搬。要學習別人的方法,調整自己現在的學習方法(微調壹下)。什麽是好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初中的學習是基於簡單的模仿和教條式的記憶,高中也要記住。是理解+應用,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學科的語言回答問題。別廢話了,說吧,說吧。所以要有更強的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綜合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基本原理和概念消化吸收到自己的東西裏。比如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是得到電子被還原還是失去電子被還原?妳說的“把勝利還給朝鮮”是妳自己的概念。所以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高中知識多交叉、階段性、綜合性的基本特點,對知識進行更深更廣的學習,所以壹定要有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放棄原有的方法。當妳沒有方法的時候,原來的方法就是方法。不能光說別人的方法不接受。妳可以聽聽別人的方法是否符合妳的。如果妳做壹個簡單的調整,會對妳有幫助的。合適是最好的。比如現在學習英語的方法適合妳嗎?如果沒有,可以調整嗎?以前在學校,每天課後晚自習前後都不看書,不記筆記。我不得不在腦子裏過壹遍當天的學習內容。如果過不了,我就立刻把書和筆記再看壹遍,直到全部結束。這是讓我的排名上升到全班第壹的最便宜的方法。當妳沒有辦法的時候,最笨的辦法就是做好路,做好自己該調整的事情。所以找到壹種合適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和化學的原理是否能被實驗鞏固,永遠是要被實驗證明的;有沒有可能推導出數學公式和定理,有沒有可能在歷史試卷中使用圖表和童謠?我們正在尋找壹種適合我們的方法。不要壹味否定孩子的方法。妳越否認他們,他們就越不會聽妳的。可以建議孩子從哪裏調整。
4.重新定位。高中階段可能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或者作業細節上有差距,不要把對手看得很強硬。沒有其他人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所以我們可以調整它,向他們學習,重新定位自己。很多人不關註自己的存在,只看到別人的存在,所以會活得很累,造成心理失衡。他們認為老師偏袒他,沒有人尊重自己。他們認為既然別人看不起自己,不聯系,那就麻煩了。自我定位很重要,要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高壹是新的起跑線,終點在哪裏?人生有盡頭,高中卻沒有盡頭。當然要盡量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高,效果好,要給自己壹個短期和長期的目標。特別是學習目標要細化。想進北大,就要翻譯壹篇英文文章,每天用英文寫日記。語文要讀多少字,數學要做多少題,物理要做多少題,化學要做多少題,這些都要量化。除了老師的作業,我們還能做別的嗎?行動永遠大於思想。行動起來,先把事情壹件壹件做好,然後也許做壹件事情問題就解決了,專註做事。重新定位自己不是定多少名,而是做什麽。只有知道自己該做什麽,才能知道怎麽做好。雖然山外有山,但我們也要明白,水底下有水,樓外有樓,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給自己壹個正確的評價,朝著目標不斷前進。不要只給自己壓力,莽撞的做,熟練的做。很多時候,稍微註意壹下基本的方法調整就好了。調劑是決定妳應該做什麽,而不是決定考多少學生。
5.高中課聽不懂不聽課怎麽辦?
首先,學會記筆記。記住主要知識點,老師突然強調的地方,老師不停重復的地方,突然停下來的地方,老師給我們講的結論我們沒聽過的地方,老師教我們的地方,我們不懂的地方。
第二,大膽回答老師的問題。當老師問問題時,回答它。如果妳有舉手的習慣,那就舉手。不舉手的話,下面回答。錯了也沒關系。
第三,講清楚壹節課下來有幾個不明白的地方。第二天課後預習壹下,看看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再復習壹下,有不懂的就問。學生應該尋找更多的機會在老師面前展示自己。無所謂好壞。要配合老師,找渠道和老師溝通,讓老師知道我在想什麽,我經常不明白的地方,讓老師教的有性有藝術。不斷地把自己暴露給老師,讓老師就自己的問題講課,這樣很好。本來是針對全班的,但是把老師變成妳自己的私人老師就很神奇了。這需要我們的大腦。
妳不上課不代表妳不上課。不上課,只要做好以上工作,就要時刻給自己信心:比如今天這個地方我懂,今天那個地方我懂。每天多為自己總結,多鼓勵自己,就會好的。
第四,課我懂,作業我不會。我理解了這壹課,但我理解了什麽?聽懂了課,就要用最簡潔的學科語言把課的精髓表達出來,包括老師的板書和例題,像老師講課壹樣復述給師生。這是理解的。如果是這樣,妳應該可以做作業了吧?!我聽懂了講課,但是我不會做作業,也就是說我在課堂上沒聽懂。課後妳至少要做幾件事:回憶老師演講的主要內容,用簡潔的學科語言概括老師演講的主要內容,包括例題和習題,並復述給同學聽。既有分析過程,也有解決問題的過程。妳還不會做作業嗎?
第五,有的同學說上課能聽懂,作業能做,考試做不到。
那麽妳平時做作業的時候有翻書的習慣嗎?妳有翻課堂筆記的習慣嗎?妳有邊寫作業邊和同學聊天討論的習慣嗎?有沒有這種問題不僅會看同學的作業,還會背過程的情況?這都是沒人能做的功課。要糾正這種情況,就要像考試壹樣做作業。不許翻書,不許問人,不許答非所問。只有獨立做,才能做好作業。否則不叫做作業。所以所謂的上課不能做作業不能考試是因為我們做的不對。所以,妳千萬不要在作業裏翻書本、筆記去問人。妳真的不會只是把這道題放下,復習壹下應該用到的知識點,10分鐘後再做這道題,給個緩沖,否則馬上做,給自己10-20分鐘緩沖,再做那道題。即使是開卷考試,也要以閉卷的心態面對,否則,以開卷的心態,是找不到答案的。有的人開卷分數很少,因為書上的學科語言不會說,答案似是而非。當然,他們拿不出任何分數。妳必須放棄計算器。
需要提醒的是,高中最忌諱的就是看3分鐘語文,然後上數學,再去上其他的,所以完全沒有影響。壹門學科的學習時間不應少於30-40分鐘。壹個受試者剛看到壹點感覺就去看其他受試者,然後再去調動腦細胞,是很不劃算的。不要把花撇去。學習應該是真實的。
高中不能只滿足於知道會議,還要知道來龍去脈。也就是這個知識點是怎麽來的,怎麽用的。這些零碎的東西。學習需要壹個領域和環境。這個領域和環境需要大家去欣賞和努力思考。只要掌握我們應該知道的,了解我們應該了解的。
6.學會自我調節的能力
人每天都有情緒和想法。當這些情緒和想法出現沖突和矛盾的時候,要知道如何緩解自己的壓力,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高中有音樂課,可以學音樂,吹口琴。拳擊或跑步;找老師、同學、家長傾訴,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妳要找的人是說積極話的人,說俏皮話的人,樂觀幽默的人,妳找不到抑郁的人。人總是喜歡和快樂積極樂觀的人在壹起。為此,我也應該對每個人微笑。所以要從高中開始學習緩解緊張的能力,到高三成為壹名兒科醫生。
7.從高壹開始,做好壹套題,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錯題集可以把試卷裝訂成冊。好的問題集中有好的問題和句子。。。高三的時候可以翻倍。(課堂筆記也很重要。高三覺得沒學好的時候,我會把高壹高二的課堂筆記拿出來看看老師怎麽說的。如果當時有例子的話,我會有壹個更清晰的脈絡。)
課堂筆記應該有課堂筆記,每個科目壹本。最好課後在課堂上做筆記,把課堂上的東西整理好。妳可以在課堂上把書上的要點記下來,課後再整理壹份課後筆記。課後寫下好的例子,感覺不錯的地方,沒看懂的地方,簡化壹下。我要求我的學生課後做筆記。比項目作業更及時。
我們要明確,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恒,多和老師、家長、同學交流,不斷實現自己的成長進步,就壹定能取得我們應該取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