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魏坤琳 “男神”科學家

魏坤琳 “男神”科學家

民間傳說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

故事大全我為大家帶來壹篇魏坤琳,“男神”科學家:

從小就是學霸

魏坤琳,現年35歲,湖南湘潭人,從小就是學霸級的人物。"我初、高中的時候,不是第壹就是第二。"魏坤琳說。學習成績這麽好,其實也沒有特別的訣竅,全因為魏坤琳從小就愛學習。這麽說,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太矯情,但這卻是事實。魏坤琳說,他的愛學習不是死讀課本、非要壹心想著讀書拿高分那種,而是覺得有很多知識想要了解,充滿了好奇心。魏坤琳的好奇涉獵領域很廣,"包括八竿子打不著的歷史,因為想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科學發展的趨勢是什麽"。

魏坤琳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階層,從小對他也沒太多管束,平時交流多是日常瑣事。學習是魏坤琳自己管理的,父母從不多加過問。

魏坤琳的調皮是出了名的。可是這個淘氣鬼壹旦碰到有趣的書,立刻就能安靜下來。"家裏那點兒書都被我翻遍了,翻了至少3遍。"當時家裏的書不夠魏坤琳看,每次去親戚家,他肯定蹲在那兒找書看,連舅舅家的工程類的書,他也會饒有興趣地翻看很久。

初三時,有壹段時間他上廁所時也看書,實在沒書看了就抱著漢語字典或者成語詞典進去,"字典不是按照ABCD排的嗎?我至少看到F了。"

高中時,班主任曾經把魏坤琳從遊戲廳裏揪出來。雖然他總是和成績不太好的同學壹起玩,但是成績依舊名列前茅。他的家離學校挺近,經常下課了還在學校打籃球,班主任看到後老遠就喊:"魏坤琳,妳還不回去吃飯啊!"

雖說他愛玩,但是他玩起來絕對收得住,"我自控能力極強。我去打籃球、玩遊戲,再喜歡我也控制得住,因為我知道什麽是最重要的。"魏坤琳說:"我最在乎的東西是自由,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學習。"

聰明人,學習都不費勁。魏坤琳說:"大學的時候,我屬於吊兒郎當玩得很厲害的人,沒有使出全力,玩得比較多,現在還是有點遺憾的。如果我再多努力的話,學術上應該會更加紮實。不過我總體表現還行吧,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我是我老師最牛的學生。"

從不猶豫

做人群中最特別的人

到北京體育大學報到時,父親對他說:"以後的路就妳自己走了,我只能送妳到這兒。"

在大學的第壹個學期,魏坤琳就開始規劃以後的道路,比如"要麽研究生考北大,要麽直接出國,最差也在本校讀研。"

他並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從來不猶豫做人群中最獨特的壹個,毫不猶豫。"大壹上學期時他考過了大學英語四級,準備第二學期繼續考六級。但是在北體大,基本上沒人會這麽做,"他們覺得要是第二年能把四級考過就不錯了。"

記得有壹次上課時,魏坤琳坐在第壹排,後面的同學調侃他:"什麽?妳下學期真的要考六級啊?"他認真地回答:"對啊,妳要是想都不敢想,那妳肯定做不到。"說完他就轉過頭去了,那壹刻教室裏鴉雀無聲。

北體的課程整體來說比較簡單,帶著中學時代養成的自學習慣,魏坤琳上課也不怎麽聽,但是他說:"可以說我是我們那個班或者學校唯壹壹個沒有浪費時間的人。"壹般時候,他都會自己看書,學學英語和計算機。

大學本科畢業後,他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當魏坤琳開始接觸"感知運動控制"時,這個領域在國內還是空白。讓人更困惑的是,為什麽壹個這麽"技術"的研究領域,會歸到心理學系?魏坤琳本科專業學的是生物力學,對計算機科學、工程學也很感興趣的他在美國留學期間選擇了運動控制專業。他發現運動控制與機器人研究中的機器控制和系統控制有相通之處,為了拓展視野,便在攻讀運動控制博士學位的同時又拿下了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如今他成了心理系少見的"技術男"。

魏坤琳的博士後導師曾對他說"Justplaying",意思就是,科學研究不是個工作,就是在"玩"。魏坤琳有著旺盛的好奇心,"看到機器就高興",拿到新東西總忍不住研究壹番。最近,他的研究小組剛剛自主研發了壹臺3D掃描儀,采用的是紅外掃描技術,比傳統的激光掃描成本低得多。他還和同事壹起做虛擬現實的實驗,比如用3D掃描儀掃描壹個真實的人,再將其數字化,利用投射的虛擬線,畫出壹個3D的虛擬人物。他的實驗室買來的儀器,幾乎都是用來改造的,軟件開發當然都要自己動手編寫程序。喜歡DIY開發設備、另辟蹊徑做研究的魏坤琳會選擇冷門而有趣的專業"感知運動控制"壹點兒也不奇怪。

用遊戲幫助病人康復

2011年冬天,在北京大學第壹醫院擁擠的樓道裏,魏坤琳健步如飛,風衣左右撲打。這個用體感遊戲幫助中風病人康復的項目那年沒有拿到經費。"人家說我已經有兩個項目基金了,不再給了。"這意味著,這事兒他原本可以不做。但他知道,這在國外已經是成熟的技術,只差些數據就能在中國應用了。於是他采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策略,自己聯系醫院,說服醫生,招募病人,要給這項他從芝加哥康復醫院就開始的研究臨門壹腳。

康復室是最能感受到生命力之頑強的地方,各個僵硬的身軀攀附在各式器械上,對抗著生活中難以遇到的阻力。在最裏間,魏坤琳和兩個幾個月前中風過的病人打招呼,其中壹個站在體感遊戲踏板上,笨拙地變換重心,試圖控制屏幕上的滑雪小人左右變線躲開障礙物。

中風病人的行動,可能像是身體和意識分家的感覺吧。中風讓身體局部喪失運動功能,顯得僵硬而笨拙。傳統的康復方式幾乎是脅迫式的,比如把對側的手臂綁起來,強迫病人鍛煉中風的壹側。這樣的方式確實行之有效,卻無法應用到下肢--如果把壹條腿綁起來,可能病人還沒鍛煉已經摔倒再進急救室了。

以上就是魏坤琳,“男神”科學家的所有內容了,還想知道更多,請收藏

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