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雙水鎮地處銀洲湖畔,新會“雙水”地名在清代寫作“瀧水”。“瀧”是多義多音字,壹是音“龍”(lóng);另壹是音“雙”(shuāng),《新華字典》註:“地名,在廣東省新會縣。”可見,新會“瀧水”讀“雙水”。
明代、清代行政區域設鄉、都(坊)、圖、甲,“瀧水”是新會縣十幾個“都”之壹。康熙年間(1662—1722),全縣分13都,“瀧水”是其中壹“都”,轄12圖、105村,包含今天的雙水鎮除伍村、嶺頭和原小岡以外的鄉村,及崖門鎮的行政區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新會鄉土誌》載,全縣分15都,其時“瀧水”的行政區域大體沒變。“瀧”字的繁體字筆畫復雜、地名讀音特殊,外地人往往錯讀成“龍水”。隨著民國設區置鄉,後來寫成“雙水”,翻閱民國2年(1913)《新會醒報》,已隨處可見“雙水”、“雙水墟”、“雙水口”、“雙水口墟”等文字。
作為地名,民國時期甚至1949年以後還有延續寫“瀧水”的情況,比如民國22年(1933)出版的《景堂圖書館指南》中的新會縣地圖、1961年出版的新會地圖,仍然可見這種寫法。 明、清時,雙水分屬瀧(音:雙)水都和潮居都。
1949年前屬第七區,1952年把七區、十壹區、屬七區。
1955年分屬羅坑區和雙水區。
1958年初,分雙水、基背、天亭、沙崗4個大鄉,1958年10月改為人民公社。
1961年,小岡從羅坑公社分出成立小岡公社。1984年雙水和小岡恢復為區,轄橋美、東北、基背、魚沖、嘉寮、樓墩、沙路、邦龍、龍頭、富美、沙朗、塘河、大堂、塔嶺、豪山、水庫、上淩、東淩、田心、南岸、島橋、朗頭、二聯、羅灣、龍脊、嶺頭、濟堂、泮河、雙水、木江等30個鄉和雙水、天亭2個鄉級鎮,130個自然村。
1986年兩區又改為鎮,2002年小岡鎮被並入雙水鎮,成為雙水下轄的壹個居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