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壹學生中,存在這種問題的學生仍為數不少。老師應該及時加以引導,曉以利害。
首先明確那種記在書上,等到考試時背、記的想法,是懶惰的表現。這種想法實際上是在告訴他:這些知識在課堂上可以不記住,反正以後會復習的。正是這種想法導致他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或說話或開小差或做小動作。不認真思考老師提問的問題,也不主動回答問題,沒有參與意識。壹節課下來,好象在書本上記了很多東西,但是沒用,他根本就沒打算用心記住,寫在書上,只不過是壹種心理安慰罷了。至於考前背、記,則是壹種自我欺騙。考前雖有復習,但那是老師領著做習題,講練習。沒有時間,也不會給他多少時間自由復習的。學校壹本接壹本地發資料,學生就得壹本接壹本地做,老師則壹本接壹本地講,他還可能有自由復習的時間嗎?
其次明確積極的學習態度則會讓學生註意學習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積極的參與意識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課堂上,調動積極性,激活腦神經,保持每個細胞都處於興奮狀態,積極思考老師提出問題,主動回答。至於老師講的知識要點,能不能記在書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記在心裏,記在大腦裏,下課後再用壹兩分鐘回顧課堂內容,以增強記憶。課下要及時自測。每學過壹課,要及時地做練習冊,以檢查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有沒有漏洞。做題時不要只憑感覺,要主動查字典,翻課本,力求作對每壹個題,不懂的要問,不要做啞巴。
像這樣平時抓得緊,學習效率高,知識記得牢,考前復習就很輕松了,老師壹點學生就明白,考出好成績也就理所當然了。
積極的學習態度,合理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走出黑暗,走向燦爛的春天,愉快地掌握知識,輕松地取得好成績。
=========================
高壹物理學習方法
剛剛步入高壹的學生又開始了新壹輪的學習與生活。當我個面對這些學生時,應該怎樣去把高中物理知識教授給他們,讓他們從容面對新的挑戰?
壹、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臺階”。這個臺階存在於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於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初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說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壹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復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也不象初中那麽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不能壹下子適應過來,都不,覺得高壹物理難學。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學習臺階;如何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我們高壹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1.註意新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中,認知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展。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已不能為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所容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工或另建新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了解學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識,並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初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就降低了高物理學習的臺階。
許多事例表明,學生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地采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學習中,應及時順應新知識更新認知結構。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矢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坐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後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2.加強直觀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壹些實驗,多舉壹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
3.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具體的物理問題,有時必須掌握壹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接體的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對於不涉及系統內力,系統內各部分運動狀態相同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簡便。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壹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指導。
高中物理題目類型多,方法靈活,用到初等數學的知識較多。教師在強化概念的同時,應精心準備每壹節習題課,為提高習題課的效率,在上習題課前可先將題目布置下去,先讓學生做,並讓他們爭先恐後地想辦法解題。每想好壹種辦法便拿給大家看,實在想不出,就相互討論。壹些有難度的題目上,學生常常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到上習題課時,學生們就特別專心,應算壹些題目課前沒有做出來,但由於課前他們已經將題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課也特別容易理解和聽得懂。還要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把課堂上的知識和方法消化吸收。
另外,對學生作業的批改要認真、仔細,批改作業時,壹看學生是否會做;二看學生是否認真做,書寫是否規範、作圖是否準確。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集體更正,個別存在的問題個別更正,不合格的作業壹定要重做。通過嚴格規範的批改作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嚴密的思維過程;通過精心準備的習題討論、講解以及運用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在由簡單模仿到運用自如、由運用自如再到自我創造的發展過程中,逐步掌握壹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物理興趣
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於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楊振寧博士也說過:“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壹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 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谷望。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後通過授課解決懸念。
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註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壹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註意力集中起來,如在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壹高度直接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厚毛巾墊上的另壹支卻完好無損,老師由此引入動量和沖量知識的講授。又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並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現慢到壹定程度後水會灑出,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灑落下來,必須滿足什麽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2. 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已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首先教師的生動風趣,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壹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其次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
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老師道德情操的要求。壹個教態自然的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壹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學壹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壹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壹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3. 開展豐富的科技活動 培養物理學習的興趣
我們可以結合國內外重大事件收集圖書雜誌、上網查詢並下載大量有關物理學在現代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專題資料,精心組織、篩選,每學年出幾期科普專欄,學生課前、課後都能承受時觀賞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科普墻報,讓學生感到物理就身邊,與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緊隨時代的步伐。這樣能激發學生較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和探索科學的強烈願望,使之保持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動動手才能動動腦,開展第二課堂科技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而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必定會遇到壹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反過來會進壹步激發他們探索物理科學的願望,增強他們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三、加強學生的解題規範化要求
物理規範化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思想、方法的規範化,解題過程的規範化,物理語言和書寫規範化。對此高考也有明確的要求。如在要求計算題時:“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因此從高考的角度看高中物理的規範化要求應當從高壹時就嚴格抓起。具體的來說應抓好以下幾點:
1. 力學中要求畫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運動學中要有畫運動圖景的習慣
力學問題中必須畫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這是至關重要的。是正確解決力學問題的關健。有的同學認為問題很簡單,畫圖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畫受力圖。正確的結果往往難以得出。即使壹時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但這種不良的習慣慢慢就會養成。當遇到較為復雜的問題時,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時甚至會宣傳壹種觀點:力學問題當妳不理解習題,難以下手時,對物體受力分析,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正所謂柳暗花明。
運動學中畫運動圖景輔助解題,有時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們在教學中深有體會,我們自己不畫運動圖景有時解題都不太容易。
2. 字母、符號的規範化書寫
壹些易混的字母從壹開始就要求能正確書寫。如u、v、?、ρ、p,m與M等,認真書寫,我在教學中就發現有不少同學m與M不分,那麽表達式就變味了。
受力分析圖中,力較多時,如要求用大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彈力,用小寫的f加下標來表示摩擦力,用F與F?來表示壹對彈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時的兩個分力Fx、Fy,初末速度V0、Vt等等。
3. 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是對題目完整解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題思路表達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據,流暢完美。
比如,有的同學在力學問題中,常不指明研究對象,壹上來就是壹些表達式,讓人很難搞清楚這個表達式到底是指向哪個物體的,有的則是沒有根據,即沒有原始表達式,壹上來就是代入壹組數據,讓人也不清楚這些數據為什麽這樣用。同時有的同學的壹些表達式中用到壹些題設中沒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這些字母的意義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很顯然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據,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能反映出所依據的物理規律的基本式,不能以變形式、結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時方程式應該全部用字母、符號來表示,不能字母、符號和數據混合,數據式同樣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過程要求比較簡潔,不要求把大量的運算化簡寫到卷面上。
四、對探究式教學與學習的壹點看法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壹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探究式教學的意識。
但我們也不應走極端:即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大都是探究式;物理實驗也都是探究性實驗;習題也都牽強附會地編成探究試題,無論上什麽樣的課都是探究式的實際上學習物理就是要在短時期內把前人通過長期大量的積累、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迅速承接過來,抽出時間和精力進行新的創新與發展,而且,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不只是探究實驗壹種方式,介紹科學家的探究過程也是壹種好的方法。
總之,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的學習並沒有現成的模式,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
-------------------------------------
高壹化學學習方法
高壹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及對策
壹、問題的提出
高壹化學是繼初三化學學習後的高壹個層次的學習。高壹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壹階段學生學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是否能繼續深造。剛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由於受到初中教師的教法,自身的學法及其它壹些因素的影響,往往不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如果在學習策略上不能較快適應,容易造成學習成績的較大分化,甚至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作為化學教師有必要認真分析其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對策,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學習困難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礎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廣度明顯加強,由描述性知識向推理知識發展的特點日趨明顯,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綜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問題常常涉及到本質,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有的內容如:“物質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還原反應”等等知識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這些內容歷來被認為是造成學生分化、學習困難的重點知識。
2.教師的原因
由於初中化學學習時間短,造成教師側重向學生灌輸知識,抓進度,而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造成在學習策略上多為機械式被動學習;常識性介紹及選學部分沒有講述,造成知識缺陷;高中教師對初中教材的知識點、教學要求、特點了解不多,往往未處理好初三與高壹教與學銜接,就開快車,抓進度。有的把教材過度深化延伸,對化學知識講得面面俱到,課堂欠活躍,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學生的原因
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竟爭意識不強,思想松懈,學習缺乏緊迫感;堅持已有的學法,相信自己的老習慣,過多地依賴老師,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較差;不遵循學習活動的壹般規律和方法,忽視學習過程的基本環節。如:預習、聽課、復習、獨立作業、總結評估等。聽課時,把握不住知識的重難點,理解不透。有的知識印象不深,造成知識缺陷日積月累;古語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學生抵禦不住社會精神環境的種種誘惑,人雲亦雲,東施效顰,模仿社會不良習氣。
三、對策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過程。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教師采取什麽樣的教學形式,采取什麽教育、引導學生的方法,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教學中應該註意以下幾方面
1.循序漸進,註意初、高中知識的相互銜接
搞好初、高中知識的相互銜接。老師要在學生學習高中教材前,給學生介紹本門學科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介紹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及註重事項,使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還要註意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可先搞壹次摸底測驗,針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來著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識,金屬活動順序,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等知識及其應用。
這方面還可以參考高壹培訓材料中的內容。
2.轉變觀念、鉆研大綱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創新精神等方面,甚至壹些細小的地方,如電子的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的表示等都與舊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還設有“資料”、“閱讀”、“討論”、“家庭小實驗”、“研究性課題”等欄目。這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參與。不僅要求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所有這些都要求每壹個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新大綱和新教材、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
3.註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
“教是為了不教”,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獨立鉆研,獨立承擔壹定的社會工作。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註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壹直讓老師拖著走,不但教師感到心力疲憊,而且培養出來的人也不會有真才實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註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科學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驗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要培養這些方面的能力,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消化。教學活動中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保證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4.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學法的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是壹項重要的常規性工作。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研究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方法的訓練途徑,比如: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實驗、做作業和復習小結等,針對每個環節的特點,加以具本指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方面的訓練,要有壹定的計劃性和約束性,要在“嚴”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實,使學生終身受益。此外,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教育和學法指導。比如,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實驗、基本計算等各類知識的學法指導,尤其應註意化學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學知識與技能的遷移策略,化學問題解決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5.教學手段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結果,反過來,還要利用現代最新技術去組織教學,促進教學的現代化。計算機輔導教學,多媒體教學是當今現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們促進教學改革。我們可根據化學課堂教特點,緊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在備課上下功夫,既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克服高壹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策略是:教師要不斷深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運用並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技能,加強師德修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鉆研大綱和教材,了解學生,在教學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銜接,更要在教學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連貫性。在教學過程中註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水平,奠定堅實的化學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