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是東漢時的尹珍,他外出求學,回貴州教學,是“首開南疆之學”的重要人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樂山大佛,是唐代的海通法師創建的,他的故鄉在播州,即今遵義市。
冉氏兄弟
南宋末年,籌劃修建釣魚城的冉、冉璞也是播州人,他幫助余抗擊蒙古軍,在四川合川壹帶修建了十余座城,釣魚城就是其中之壹,是古代軍事建築名篇。明代彜族女政治家奢香,維護祖國統壹和民族團結,開辟龍場九驛,促進了黔西北經濟、文化發展。?
貴州自建省以來,文化教育日益興起,人才不斷湧現,陸續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明清兩代,出現了“六千舉人、七百進士”的龐大人才群,還出了3個狀元。貴陽人楊龍友“獨破天荒”,以“詩書畫三絕”名噪江南,他的畫與董其昌、王時敏等大家齊名,合稱“金陵九子”,而他的詩則被列入“崇禎八大家”之壹。貴陽人謝三秀以詩聞名於世,被譽為“天末才子”。明末清初文學大家孔尚任讀了貴陽人吳中蕃的《敝帚集》,驚呼“即中原名宿夙老以詩噪者,或不能過之”。在《康熙字典》的纂修官中,名列第壹的是周起渭(漁璜),貴陽花溪區的桐書屋就是他當年讀書的地方。貴州平壩的陳法是清代知名的治水專家,他所著的《河幹問答》,對治理黃河、淮河、運河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貴州廣順(今長順)的但明倫是點評《聊齋》的大手筆,《但批聊齋》備受推崇,為貴州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爭得壹席之地。?
遵義的沙灘,自清代中葉以後的百余年間,文化蒸蒸日上,壹個僻靜的山莊竟成為大儒之鄉、詩文之鄉、書法之鄉和外交家的搖籃,湧現了鄭、莫、黎等大家,形成了壹個冠冕全黔的文人群體。鄭珍和莫友芝被譽為“西南兩大儒”,他們是清代“宋詩運動”的代表人物,贏得了“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的贊譽。鄭、莫合纂的《遵義府誌》,梁啟超稱其為“天下府誌第壹”。鄭珍是晚清的著名詩人、“經學”大師,他以實事求是的精神研究儒家經典,所著《巢經巢經說》等,多有創意。莫友芝是享有盛名的版本目錄學家,他的書法在國內頗有名氣,堪稱壹家。?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貴州籍名臣名宦不斷崛起。貴州黎平人何騰蛟聯合李自成余部抗清,被稱為“南天壹柱”。清代三百余年中,貴州在臺灣為官的有27人,政績卓著的有貴陽人周鐘、蔣允 (音同薰)、李嗣和羅大春。周鐘清初任諸羅知縣,教民農耕,興修水利,開設學校,主修《諸羅縣誌》,對開發臺灣有功,人民為他立祠塑像,盛贊為“周公”。蔣允在乾隆年間任過臺灣知府、分巡臺灣省,臺南的“新十二景”為他所建,當地人為他立有《大老爺蔣重修德安橋記》石碑。李嗣在道光年間任淡水廳同知,修纂《淡水廳誌》。貴州施秉人羅大春在鹹豐、同治年間任福建陸路提督,正值日軍入侵臺灣,他移駐臺灣後,發動高山族人民抗擊日軍,還將防守方略寫成了《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在臺灣開發史上銘刻著貴州人的名字,他們在維護祖國統壹,抗擊外來侵略者,發展臺灣經濟、文化中做出了寶貴貢獻。在清代名臣中,丁寶楨是壹個有膽有識的封疆大臣,他以殺太監安德海而聞名天下。丁寶楨(1820~1886年),貴州平遠州(今織金)牛場人。同治年間在山東任按察使、布政使,做了十年山東巡撫。在此期間,黃河幾次泛濫,漕運受阻,田園淹沒,人民叫苦不叠,而河官卻往來推委。丁寶楨自告奮勇,請求擔負治河任務,悉心籌劃,親臨現場,與百姓日夜搶險,並下令“如有陽奉陰違者”立即正法。因其治水執法嚴厲,調度有方,故每每事半功倍;勝利完工,人民感激不盡。所以他離開山東十年後在成都去世時,山東人民懇請將他的靈柩運回山東,安葬在歷城(今濟南)九華山麓。他任四川總督時,重修都江堰,川西人民受益匪淺,在都江堰二郎廟為他塑起壹尊雕像。丁寶楨是個具有開放思想的人,致力於“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在山東構築炮臺、創辦山東機器局,又在成都創設四川機器局,開創了山東和四川的近代工業。他與別的洋務派不同,主張把“強兵”植根於“富國”,在四川實行鹽政改革,將“官運官銷”改為“官運商銷”,嚴懲貪官汙吏,擒拿江洋大盜,禁止苛捐雜稅,促進商品流通,四川財政大為好轉。丁寶楨敢做敢為,遇事勇於承擔責任,善於識別和啟用人才,“功在於世,利在於民”,他的事跡至今仍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