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郾城分局

郾城分局

郾城區地處河南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遊平原地區,歷史悠久,這裏出現過世界第壹部字典《說文解字》,作者是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詞匯學家許慎,被譽為“文宗字祖”;還有剛直不阿、不屈權貴、不徇私情執法嚴明的東漢名土範滂;精通醫道和方誌典籍的掌禹錫;還有明代詩人李達之、清末蘭竹畫家王錫臣等,郾城區境內的“許南閣祠”是海內外學者的向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經幢”,清道光年間的“八角硫璃井”、“鎮河鐵牛”,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化身臺遺址,五千年前龍山文化中期的高臺建築郝家臺等人文景觀,顯現出郾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全區土地總面積413.1平方公裏,總人口47.4萬人,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龍城鎮、裴城鎮、新店鎮、黑龍潭鎮、李集鎮8個鄉(鎮)和沙北街道辦事處1個辦事處。

陳世權 局長

李世舉 副局長

魏軍勝 副局長

陳世權簡介: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人,1961年7月出生,中***黨員。1980年11月~2001年9月,在部隊服役,歷任倉庫主任,副指導員、巡防區管理員、後勤處副處長、處長,巡防區副主任,工程設計處副處長等職;2001年9月~2007年7月,在漯河市國土資源局工作,任辦公室副主任;2007年7月~2009年2月,任開發區分局局長;2009年2月至今,任郾城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分局內設辦公室、整理中心、規劃股、建設用地股、信訪室、地籍測繪股、土地監察隊、財務室、紀檢監察室9個股(室)。下轄城關、孟廟、商橋、龍城、裴城、新店、黑龍潭、李集、孫莊9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轄區土地總面積45186.83公頃,其中,耕地31440.26公頃(其中基本農田25028.12公頃)、園地116.08公頃、林地361.15公頃、城鎮及工礦用地9090.84公頃、交通運輸1685.84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2308.34公頃、其他土地184.32公頃。

土地規劃2010年,完成了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經過省國土資源廳、市直部門、專家三輪聯審,並獲得壹致通過,已經市政府批復。同時,分局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沒有違法違規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現象。

耕地保護2010年,認真落實市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與各鄉鎮政府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並進行定期檢查考核。加強基本農田日常管護,逐步實現“管理網絡化、手段信息化、監督社會化”,確保了全區耕地保有量30886.8公頃和基本農田面積25019公頃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加強基本農田補劃管理。京珠高速改擴建、石武高速鐵路2個補劃基本農田項目新增耕地57.3畝、基本農田1107.6畝,全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目標。

保障重點項目用地2010年,進壹步轉變工作作風和服務方式,變“找上門”為“送上門”,實施主動服務。全年***報批土地7個批次、1010.793畝,基本滿足了區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的需求。積極配合區政府完成了流通企業改制35宗、265.79畝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政府收回處置工作;對郾城區人民醫院南側15宗、6.5畝土地進行重新整合後,劃撥給郾城區人民醫院建綜合病房樓項目使用,全力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建設用地管理全面落實最嚴格的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嚴格按照用地單位註冊資金核定用地規模進行供地,對項目實行批後監管制度,杜絕小項目大用地,有效遏制圈占土地行為。全年處置批而未供土地612畝。

地籍管理2010年,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基本完成。農村土地調查完成了外業調查和數據庫建設,重新簽訂了農村土地權屬協議書。地類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和國土資源部的實地核查,並完成了數據匯總統計;城鎮土地調查完成了權屬調查、外業測繪、數據庫正在建設當中;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和數據統計匯總也已完成,做好了迎接驗收的準備工作。全年***受理登記核發國有土地證182本、三房土地分割證246本、集體土地使用證124本、集體土地所有權證346本。新店鎮臺東村入戶現場辦公,受理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申請387戶,地籍宗地圖繪制完畢已錄入電腦,無出現壹例差錯。

土地整理總投資1348萬元面積807公頃的郾城區李集鄉等土地整理項目通過省國土資源廳驗收。總投資400萬元、面積265公頃的2007年新增費項目通過市國土資源局驗收。2010年,組織實施的總投資2000萬元、總規模1191.05公頃的李集鄉潘付劉等(11個)村的2008年新增費土地整理項目已經完工,等待驗收。

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穩步推進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和“空心村”治理,助推新農村建設。商橋鎮大閆村是河南省確定的100個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之壹。項目總面積420.02公頃,其中農用地整理342.8公頃,拆舊區復墾44.02公頃,建新區33.41公頃,通過整治,可新增耕地22.35公頃。2010年底,建新區壹期工程120畝正在建設,包括學校、村室等基礎設施,已建成住房123套,可入住130戶村民。為確保轄區重點項目順利落地,分局結合二次調查開展了全區範圍內的用地情況調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選取了商橋鎮小楊村為試點,開展“空心村”治理,並結合新農村建設進行了村內道路、村室、文化廣場等工程建設。通過整治,新增耕地675畝,人均增加耕地3分多,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同時將新增的耕地按外掛鉤項目模式上報了國際食品城、綠色時代、愛華物流等6個市、區重點項目,緩解了該區的用地壓力。

執法監察落實土地執法長效機制,制定了《郾城區土地動態巡查實施方案》,實行定時、不定時巡查,如有違法占地發生,鄉所必須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和分局,並附現場照片。為嚴防節假日突擊違法占地行為的發生,建立了節假日巡查制度,充分發揮全區175個行政村村級土地協管員的作用,對土地違法現象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查處,降低執法難度,最大限度地減少群眾損失。同時,通過整合力量、統壹調配、聯合執法,進壹步加大了執法力度。不僅對鄉所實行了人員、經費、設備“三傾斜”,為各鄉所新配備了執法巡查車輛,充實鄉所的執法巡查力量,而且實行鄉所聯合執法,壹旦發現違法用地現象,監察大隊統壹調配附近鄉所力量實行聯合執法,大大提高了土地資源的管控能力,起到了震懾違法行為的作用。

全面完成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工作,該次衛片執法監測到的變化圖斑數、宗地數、面積比第九次分別下降了89.4%、79.2%、51.9%,違法占地占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的比例由12.6%下降為4.48%。5月,由郾城區委、區政府統壹組織領導,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違法建築集中拆除專項行動,***拆除違法建築40余萬平方米、對違法行為予以沈痛的打擊,維護了郾城區良好的用地環境。全年***發現查處違法占地24宗,其中立案4宗,拆除20宗,結案率100%。沒有重大違法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的案件發生。

信訪工作認真組織開展“社會矛盾化解年”活動。在每周確定3位局長輪流值班的基礎上,又把每周二、周四確定為“社會矛盾化解年”接待日,嚴防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堅持每月召開壹次專題會,研究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分解任務,層層落實。3月初,該局對宅基地糾紛、歷史遺留問題進行了壹次拉網式排查,對勢態惡化迅速、苗頭明顯的問題成立專門工作組,進行專項調查,直至問題徹底解決,確保了全區在“兩會”、世博會、亞運會期間無因土地問題上訪事件發生。全年***接待群眾來信來訪37起、132人(次),市局、區信訪局轉辦、交辦案件10起,全部按期辦理,結案率100%,群眾滿意率91%。行政訴訟2起,行政復議2起,全部勝訴,維持率100%。

(焦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