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百家姓沈的由來

百家姓沈的由來

源出壹  出自姬姓中的冉姓,以國為姓,是黃帝的後裔。沈本是上古國名(冉地的國),最早是夏禹子孫的封國。周初時,周武王死後,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攝政。三監不服,與武庚(商紂王之子)勾結,聯合東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旦所滅。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舉薦為周天子的司空,後周成王將其叔叔季載封於聃國,又名沈國。季載又稱冉季載。聃又寫作冉,古時,冉、沈讀音相同。春秋時,沈國為蔡國所滅,季載之後子逞逃奔楚國,後冉姓子孫因懷念曾經的國家沈,遂冉姓家族中部分以原國名命姓,稱沈氏。

源出二  源於羋姓,出自上古顓頊帝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史籍《通誌·氏族略》記載:“楚有沈邑。楚莊王之子公子貞封於沈鹿,故為沈氏。”沈鹿,就是春秋早期楚國的沈邑,故址在今湖北省的荊門市鐘祥區壹帶。後來楚莊王羋旅(熊侶)將自己的兒子公子貞封在沈邑,時稱沈令尹。

在公子貞(熊貞)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沈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門沈氏。該支沈氏正確讀音作xǐng(ㄒㄧㄥˇ),今音讀作shěn(ㄕㄣˇ)亦可。

源出三  源於嬴姓,出自少昊金天氏裔孫臺駘氏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左傳·昭公元年》、《姓氏考略》等記載,少昊金天氏的裔孫中有臺駘氏(臺胎氏),臺駘氏之後建立了古沈國。古沈國於夏、商時期,壹直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汾河流域壹帶活動。到西周初期,古沈國之地被初建的晉國霸占,第二任晉國君主姬燮父幹脆吞並了古沈國,其臺駘氏遺族即以故國名為姓氏,稱沈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壹,是為汾陽沈氏。該支沈氏正確讀音作shěn(ㄕㄣˇ) [1]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山只昆部沈谷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沈谷氏,亦稱沈佳氏、徹穆袞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山只昆氏,後融入蒙古族,以姓為氏,世居喀喇沁。後有滿族再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emgun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沈氏。

⑵.蒙古族森吉德氏,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大草原地區,在明、清之際就已經多冠漢姓為沈氏。

蒙古族沈氏讀音皆作shěn(ㄕㄣˇ)。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都善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徒單氏,滿語為Dusan Hala,世居黑龍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壹。在清朝晚期多冠漢姓為沈氏、杜氏、單氏等。

⑵.滿族顏濟哩氏,亦稱楊吉哩、焉哲勒氏,滿語為Yangiri Hala,世居沈陽、伯都訥(今吉林松源、扶余)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在清朝晚期後多冠漢姓為沈氏、閻氏、楊氏、韓氏等。

⑶.滿族申佳氏,滿語為Sen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後多冠漢姓為沈氏、申氏。

滿族沈氏讀音皆作shěn(ㄕㄣˇ)。

源流六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原居吉林伯都納(今吉林松源、扶余),後壹部分族人融入滿族。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有三百余錫伯族將士攜家屬隨清軍駐守於遼寧丹東鳳凰城,其後裔散居於丹東鳳山壹帶地區。該族人在清朝晚期壹致取漢字“沈”為姓氏,稱沈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鳳山沈氏。

錫伯族沈氏讀音皆作shěn(ㄕㄣˇ)。

源流七  源於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朝鮮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沈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沈氏、或受賜沈氏,世代相傳至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