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誰能給我含有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的詞語各5個?

誰能給我含有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的詞語各5個?

誰能給我含有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的詞語各5個?

歷史故事:背水壹戰,立木求信,孟母三遷,親嘗藥湯,彩衣娛親。

寓言故事:刻舟求劍,自相矛盾,鄭人買鞋, 諱疾忌醫, 殺豬教子。

神話故事:開天辟地,女媧造人,誇父追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

誰能給我來源於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的成語各6個

來源於寓言故事:揠苗助長、掩耳盜鈴、壹葉障目、自相矛盾、愚公移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來源於歷史故事:《紙上談兵》《臥薪嘗膽 》《背水壹戰》《 望梅止渴 》《鐵棒磨成針》、《三顧茅廬》、《老馬識途》、《呂後執政》、《毛遂自薦》

來源於神話故事:開天辟地、牛郎織女、愚公移山、誇父逐日、天衣無縫、女媧補天

誰能給我提供壹些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的成語。(多壹些)

· 開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發百中 · 捕風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貴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栗 · 不合時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壹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藥 · 別開生面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倫不類 · 伯樂相馬 · 班門弄斧

· 白面書生 · 八面威風 · 不名壹錢 · 拔苗助長

· 不屈不撓 · 不求甚解 · 髀肉復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舉鼎 · 博士買驢 · 冰山難靠

· 背水壹戰 · 半途而廢 · 不貪為寶 · 白頭如新

· 百聞不如壹見 · 不為五鬥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標新立異

· 不學無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遠千裏 · 不因人熱

· 別有天地 · 不遺余力 · 百折不撓 · 百丈竿頭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雲 · 賓至如歸 · 拔幟易幟

· 殘杯冷炙 · 寸草春暉 · 草船借箭 · 乘風破浪

· 才高八鬥 · 城狐社鼠 · 滄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門立雪 · 長驅直入 · 車水馬龍

· 乘興而來 · 沈魚落雁 · 乘人之危 · 車載鬥量

· 大筆如椽 · 打草驚蛇 · 雕蟲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無私 · 當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當務之急 · 開誠布公

· 不得要領 · 拋磚引玉 · 二桃殺三士 · 爾虞我詐

· 罰不當罪 · 奮不顧身 · 分崩離析 · 風吹草動

· 覆巢無完卵 · 分道揚鑣 · 奉公守法 · 負荊請罪

· 發奸擿伏 · 返老還童 · 發蒙振落 · 風聲鶴唳

· 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壹毛 · 膠漆相投

· 舉壹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 困獸猶鬥 · 開天辟地 · 口若懸河 · 空中樓閣

· 刻舟求劍 · 膾炙人口 · 狼狽不堪 · 力不從心

· 兩敗俱傷 · 樂不思蜀 · 老當益壯 · 勞而無功

· 論功行賞 · 老馬識途 · 老牛舐犢 · 老嫗能解

· 老生常談 · 梁上君子 · 藍田生玉 · 濫竽充數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買櫝還珠 · 馬革裹屍

· 門可羅雀 · 名落孫山 · 孟母三遷 · 馬首是瞻

· 毛遂自薦 · 門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雞

· 怒發沖冠 · 鳥盡弓藏 · 南柯壹夢 · 弄巧成拙

· 窮兵黷武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難兄難弟 · 南轅北轍

· 天真料漫 · 千變萬化 · 七步之才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盡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鈞壹發

· 千裏鵝毛 · 黔驢技窮 · 千慮壹得 · 巧取豪奪

· 七擒七縱 · 杞人憂天 · 曲突徙薪 · 千萬買鄰

· 犬牙交錯 · 千人所指 · 千載難逢 · 氣壯山河

· 日不暇給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人給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傑地靈 · 日暮途窮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棄我取 · 忍辱負重 · 任人為賢 · 人人自危

· 如釋重負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魚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釋卷 · 士別三日

· 死不旋踵 · 師出無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傷風敗俗 · 三顧茅廬 · 雙管齊下

· 死灰復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內皆兄弟 · 屍居余氣

· 司空見慣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遷之教 · 三人成虎 · 殺身成仁 · 水深火熱

· 識時務者為俊傑 · 三生有幸 · 屍位素餐 · 塞翁失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隨月讀書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敵愾 · 同仇敵愾

·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 同甘***苦 · 同工異曲 · 天經地義

· 天下無雙 · 天涯海角 · 天衣無縫 · 壹夔已足

· 窮兵黷武 · 莊周夢蝶 · 曾參殺人 · 以強淩弱

· 完壁歸趙 · 韋編三絕 · 無出其右 · 為虎作倀

· 刎頸之交 · 無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萬死不辭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五色無主

· 亡羊補牢 · 未雨綢繆 · 妄自尊大 · 下筆成章

· 下車泣罪 · 先發制人 · 興高采烈 · 心曠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關 · 先聲奪人 · 小巫見大巫

· 小時了了 · 小心翼翼 · 壹敗塗地 · 有備無患

· 壹不做、二不休 · 壹傅眾咻 · 壹傅眾咻 · 以強淩弱

· 飲醇自醉 · 壹代楷模 · 壹發千鈞 · 約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葉公好龍 · 以管窺天 · 言過其實

· 壹國三公 · 以規為滇 · 愚公移山 · 壹鼓作氣

· 壹揮而就 · 與虎謀皮 · 異軍突起 · 有腳陽春

· 以卵擊石 · 以鄰為壑 · 夜郎自大 · 壹毛不拔

· 壹鳴驚人 · 壹木難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豐

· 有名無實 · 壹諾千金 · 壹暴十寒 · 壹竅不通

· 壹錢不值 · 予取予求 · 壹丘之貉 · 壹日千裏

· 壹日三秋 · 壹絲不拘 · 壹身是膽 · 以身試法

· 壹事無成 · 壹網打盡 · 義無反顧 · 壹問三不知

· 壹誤再誤 · 月下老人 · 憂心如焚 · 壹衣帶水

· 壹意孤行 · 壹葉障目 · 有誌竟成 · 壹字千金

· 有恃無恐 · 飲鴆止渴 · 自慚形穢 · 專橫跋扈

· 拔苗助長 · 狐假虎威 · 刻舟求劍 · 空中樓閣

· 狼狽為奸 · 亡羊補牢 · 掩耳盜鈴 · 濫竽充數

· 四面楚歌 · 紙上談兵 · 哀梨蒸食 · 投筆從戎

· 杯弓蛇影 · 鷸蚌相爭,魚翁得利

中國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的詞語

亡羊補牢,刻舟求劍等等,建議去買本成語字典

誰能提供壹些出自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的成語

歷史故事的成語:

壹鼓作氣

圍魏救趙

指鹿為馬

破釜沈舟

背水壹戰

馬革裹屍

直搗黃龍

神話故事的成語:

盤古開天

女媧補天

誇父追日

羿射九日

嫦娥奔月

精衛填海

愚公移山

寓言故事的成語:

揠苗助長

亡羊補牢

刻舟求劍

葉公好龍

杯弓蛇影

畫蛇添足

守株待兔

寫出三篇神話故事與五篇歷史故事、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並不是壹個真實的故事,但它在中國家喻戶曉。這個故事記載在《列子》中。《列子》是公元前四、五世紀壹名叫列禦寇的哲學家寫的書。

故事說,有壹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壹座叫太行山,壹座叫王屋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壹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麽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壹聽,都說:“妳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們既然已經在這裏生活了許多年,為什麽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且,這麽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壹點點移走,哪裏又放得下這麽多石頭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論,這確實是壹個問題。最後他們壹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到海裏去。

第二天,愚公帶著壹家人開始搬山了。他的鄰居是壹位寡婦,她有壹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壹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鋤頭和背簍,而大山與大海之間相距遙遠,壹個人壹天往返不了兩趟。壹個月幹下來,大山看起來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壹個老頭叫智叟,為人處事很精明。他看見愚公壹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有壹天,他就對愚公說:“妳這麽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麽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妳名字叫智叟,可我覺得妳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壹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走壹點兒就少壹點兒,再也不會長出壹粒泥、壹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為什麽搬不走山呢?”自以為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沒話可話了。

愚公帶領壹家人,不論酷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於感動了上帝。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壹直流傳至今。它告訴人們,無論什麽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遠古時代,在我國北部,有壹座巍峨雄偉的成都載天山,山上住著壹個巨人氏族叫誇父族。誇父族的首領叫做誇父,他身高無比,力大無窮,意誌堅強,氣概非凡。那時候,世界上荒涼落後,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淒苦。誇父為了本部落的人產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兇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只耳朵上作為裝飾,引以為榮。

有壹年,天大旱。火壹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幹了河裏的流水。人們熱得難受,實在無法生活。誇父見到這種情景,就立下雄心壯誌,發誓要把太陽捉住,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壹天,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誇父就從東海邊上邁開大步開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陽在空中飛快地轉,誇父在地上疾風壹樣地追。誇父不停地追呀追,餓了,摘個野果充饑;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僅僅打盹。他心裏壹直在鼓勵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離太陽越來越近,紅彤彤、熱辣辣的太陽就在他自己的頭上啦。

誇父又跨過了壹座座高山,穿過了壹條條大河,終於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陽了。這時,誇父心裏興奮極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陽的時候,由於過度激動,身心憔悴,突然,誇父感到頭昏眼花,竟暈過去了。他醒來時,太陽早已不見了。

誇父依然不氣餒,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又準備出發了。可是離太陽越近,太陽光就越強烈,誇父越來越感到焦躁難耐,他覺得他渾身的水分都被蒸幹了,當務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於是,誇父站起來走到東南方的黃河邊,伏下身子,猛喝黃河裏的水,黃河水被他喝幹了,他又去喝渭河裏的水。誰知道,他喝幹了渭河水,還是不解渴。於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壹個大澤的水。可是,誇父實在太累太渴了,當他走到中途時,身體就再也支援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誇父死後,他的身體變成了壹座大山。這就是“誇父山”,據說,位於現在河南省靈寶縣西三十五裏靈湖峪和池峪中間。誇父死時扔下的手杖,也變成了壹片五彩雲霞壹樣的桃林。桃林的地勢險要,後人把這裏叫做“桃林寨”。

誇父死了,他並沒捉住太陽。可是天帝被他的犧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動,懲罰了太陽。從此,他的部族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誇父的後代子孫居住在誇父山下,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炎帝有壹個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壹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太陽升起時來到東海,直到太陽落下;日日如此,總是不能帶她去。這壹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壹個人駕著壹只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壹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用太陽光來照射她,使她死而復生,也只有獨自神傷嗟嘆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壹只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壹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上銜了壹粒小石子,展翅高飛,壹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回翔闃,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妳這工作就幹壹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復大海:“哪怕是幹上壹千萬年,壹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終將把妳填平的!”

“妳為什麽這麽恨我呢?”

“因為妳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妳將來還會奪去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壹天會把妳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後來,壹只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壹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她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巨集偉的誌向,受到人們的尊敬。晉代詩人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之填滄海”,熱烈贊揚精衛小鳥敢於向大海抗爭的悲壯戰鬥精神。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誌士仁人所從事的艱鉅卓越的事業。

人們同情精衛,欽佩精衛,把它叫做“冤禽”、“誓鳥”、“誌鳥”、“帝女雀”,並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作“精衛誓水處”。

寫出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成語各4個並寫出意思

歷史故事:紙上談兵 臥薪嘗膽 背水壹戰 望梅止渴

神話故事:誇父逐日 開天辟地 八仙過海 精衛填海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刻舟求劍 自相矛盾

葉公好龍是歷史故事,神話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葉公好龍》是寓言故事。

葉公好龍(shèyè gōng hào lóng):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出自 漢·劉向《新序·雜事》。

成語典故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⑽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公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居室裏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裏,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裏。葉公壹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的東西而不是龍。

幫我找壹些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每種要四個)

成語嗎?

歷史:四面楚歌、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破釜沈舟

神話:嫦娥奔月、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精衛填海

寓言:拔苗助長、守株待兔、買櫝還珠、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