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有沒有子嗣
還有朱允炆後人在哪?下面我來壹壹解開。朱允炆的五個兒子分別是五個姓,改成多姓可能是防止被朱棣後人壹網打盡。五個姓其實是壹家人,也就是所謂的洪門有五祖(當然洪門秘籍所指前五祖,中五祖,後五祖是各個時期洪門反清復明鬥爭中五房子孫中的五個領頭人,我們現在從書上看到的那些五祖的名字絕大多數都是化名,不是他們真實的姓名。南少林五祖拳的五祖與洪門五祖是同壹回事,就是指洪門五房)。洪門後五堂的堂名就是根據五祖的五個姓氏結合陰陽五行而取。青木堂就是李姓,五帝中的青帝又稱木帝,木帝的子孫姓是什麽?木子---李,所以稱青木堂。赤火堂就是鄭姓,祝融號赤帝,祝融故裏河南新鄭,春秋時稱鄭都,所以鄭姓被認為是赤帝祝融之後,所以稱赤火堂。明朝以火德取天下,所以推崇祝融.明成祖朱棣欽賜鄭和姓鄭是很高的褒獎。玄水堂就是陳姓,陳----顓頊之族也!帝顓頊所居玄宮為北方之宮,北方色黑,五行屬水,因此古人說他是以水德為帝,又稱玄帝,所以稱玄水堂。西金堂就是劉姓,五帝中的白帝位在西方,五行屬金,所以稱西金堂。繁體劉字左邊有個金字,左西右東,劉字本意:斧鉞壹類的兵器,古代為皇權之象征。黃土堂就是黃姓,就是我祖上這壹支,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所以叫黃土堂。洪門有壹副很著名的對聯:三姓結萬李桃紅,九龍生天李朱洪。我來解釋壹下這幅對聯。三姓結萬是三姓皆萬的隱語。就是說三個姓氏都是萬歲天子的後人。九龍生天和三姓結萬是相似的意思。九是九五之尊的意思,龍就是指皇帝,三姓分別是李姓朱姓洪姓。(五姓是基本姓,還有少部分朱允炆後代改成其他姓。是因為有些族人參加天地會後,為了不連累其他族人,改成萬姓洪姓等其他姓氏)。此文我主要介紹我祖上這壹支(其他四房子孫也是相似的情況)。跟隨朱允炆壹起去閩南的軍隊人數眾多。而耕地都是當地百姓的。那麽這些人謀生的最好選擇只有經商。如果妳想到全國設碼頭,開商號的話,以朱姓的名義。數量壹多,必定引起各地方政府的註意,引起朱棣後人的猜疑。出於防範,朱棣後人坐穩江山後,認為妳朱允炆後人這股力量存在始終對我有威脅。會把妳除掉。到時改姓就晚了。朱允炆屬下有許多姓黃。所以把子孫掛靠這些人名下。無論妳如何查家譜都沒用。最主要是子孫便於向各地擴張。有些子孫通過大的移民潮前往各地經商。有些子孫比方去外省經商。就已經可以以某位黃公後人的身份投靠當地的黃姓宗親。對方不知真相,以為是自己同宗的親人,肯定歡迎。時間壹長就定居下來。造大屋建宗祠。連族譜也寫在壹起。反正擴張的方式很多。時間壹長大量洪門後人在全國各地經商。逐漸形成以朱允炆後代為核心的家族氏商幫。叫洪門商幫,簡稱洪幫。現在大家把洪幫誤認為黑社會。主要和清政府的負面宣傳有關。妳在政治和他有抵觸,他肯定要貶低妳。真實的洪幫絕對不會恃強淩弱。當然妳欺負到他頭上,那也不肯吃虧。洪門在清代由於把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放在對抗清廷上,自身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影響。朱允炆後人很多,而且分布很廣。福建.浙江.江西.上海.廣東等南方各省市都有,香港和海外也很多,其中福建廣東兩省最多。這裏舉幾個例子:江西黎川洲湖村的船屋許多人都知道。據說是壹個做皮油生意的叫黃徽柔的人所建。房內有大量的明字或佛教萬字符,著名的鳳陽鼓樓城墻上就有壹個大大的佛教萬字符,壹脈相承,這是明王的標誌。“洲湖”兩字讀得快壹點,就成了“朱”字。這裏很巧妙的用了諧音。並且船屋都是竹木編墻,竹和朱也是諧音,表明屋主人真正的姓氏。2006年還在黃氏宗祠閣樓上發現那幅雙龍爭鼎圖。兩條龍都口含火龍珠。宗祠正廳有兩個類似船舵的圖案,這種圖案在福建的壹些摩尼教庵中也能找到。有些專家認為代表舵主的意思,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這種八箭向心圖稱為"箭紋"。箭紋其實就是建文的諧音,朱允炆的年號。附近的壽昌寺和金竹峰寺就是天地會據點。現在專家的普遍觀點是這處船屋是天地會隱藏財富的地方。這裏我來更清楚地解釋壹下:黃徽柔本人也是朱允炆之後。天地會是洪門出資組建的反清復明的武裝力量。他們稱萬雲龍是他們始祖。這個萬雲龍就是指朱允炆。萬就是萬歲,雲龍即允龍之隱語,允炆皇帝之意。天地二字加在壹起就是皇帝的皇字,前面介紹過了。天地會又可稱洪門或紅門。是因為朱元璋年號洪武,明朝不是有壹個很有名的家庭叫鄭義門嗎,就是鄭家。很顯然紅門就是紅家。紅就是指朱,就是朱家。洪門二字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洪武門下。黃徽柔所建的這處船屋就是天地會簿中所提到的洪門客棧。也可以稱為洪船。洪船是洪傳的隱語,就是說洪武皇帝的真正傳人,即朱允炆。為什麽把船屋造成108間?36個天井,72個地漏,是指36天罡星和72地煞星。天地二字相加是皇帝的皇字前面已解釋。鳳陽明皇陵神像道上36對石像生(現存31對),***72只。明孝陵***18對石像生,十三陵也是18對石像生***36只,就是代表天罡36。表達的都是同壹種思想,壹脈相承。著名洪武宴就是108道菜。朱元璋在南京建有72座琉璃窯。大報恩寺琉璃塔總***72根柱子。清朝努爾哈赤的陵墓造了108級蹬石階等等。也都是同樣的寓意。洪門入會者都要遵守36條誓言,也是暗含天罡36。(其實福建廣東那邊朱允炆後人所造土樓也表達了這種思想。例如:最大的八卦土樓饒平道韻樓***有房間72間。永定著名的集慶樓***有72部樓梯。有土樓王之稱的承啟樓。每層***有住房72間。大家去看好了。那些較大的土樓基本上與數字36和72有關的。或者是包含了乾坤之意。廣東普寧壹帶流行的英歌舞。其實是洪門演練的作戰陣法。清朝嚴厲禁止民間習武,所以洪門只能以舞蹈的形式演練陣法。化妝成108將,就是代表乾坤的。有個成語不是叫扭轉乾坤嗎?原本的意思就是改朝換代。掌控乾坤者帝王也。船屋的船頭指向正北方,就是指向北極星方向,代表帝王至高無尚的權力。船屋所用的漆是朱紅色的。這種顏色在明代是皇家專用的。像這種船屋南方各省都有。只是洲湖這處建得比較晚,保存較好。像洲湖的黃氏宗祠是屬於小的。壹般與船屋壹起的黃氏宗祠同時容納上千人看戲沒問題。用料與做工都是上等的。不是壹般村鎮造得起的。而且宗祠在布局上不是標準的幾間幾進,但肯定暗含九五之數。許多南方的寺院都是天地會的據點。裏面都有功夫高強的武僧,謂之僧兵。閩南和粵東壹帶的大部分寺廟明清時都存在僧兵。這些僧兵被稱為香花僧,他們文武兼修,可以娶妻生子。不同於壹般僧人。其中又分為日僧和月僧,日月二字相加就是明朝的明。以致福建南少林到底在哪現在還沒搞清。大量的寺廟作為洪門的據點是朱元璋所創立的,是明朝多套特務系統中的壹套,也是為子孫留的退路。莆田林泉院就是其中壹處,遺址留有36口供僧人練功的石槽,許多石槽還刻僧兵字樣,至今清晰可辨,36也代表天。《西山雜誌》有關泉州南少林的記載:“少林寺十三進,周墻(高)三丈,寺僧千人,壟田百頃,樹林茂郁,掩映少林寺於山麓。”許多人覺得不可信,因為壹般寺院最多四五進,墻體也不可能高三丈。但歷史上確實存在過,是朱允炆後人出資擴建的。為什麽造成十三進是有原因的,出自著名歷史典故“十三棍僧救唐王”,表達了朱允炆後人對各地洪門寺院精忠建文帝的感激之情。名義上是壹座寺院,其實是按照宮殿設計建造的,作為洪門的總部,清初確實毀於清軍之手。北京石景山黃姓龍袍幹屍,龍袍上總***有十三條正龍表達的是同壹種意思(下文中我會詳細介紹石景山黃姓龍袍幹屍)。福建詔安長林寺遺址有壹塊石碑,上面刻有天地會達宗和鄭成功壹些部將的名字,歃血為盟。石碑最頂端是“皇明”二字。孫中山先生也是天地會會員。在他所著<<孫文學說>>中提到: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洪門的創設者是朱元璋後人。其實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封建統治的最上層都是知道朱允炆歷史真相的。只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沒有公之於眾罷了。南明政權的弘光帝登極便追封朱允炆為"大明惠宗讓皇帝"。壹個讓字已經道出了歷史真相。清乾隆帝在其元年便追封朱允炆為恭閔惠皇帝,其目的就是安撫洪門天地會。追封壹個死人的實際意義並不大。但對於乾隆來說卻是大好事,用最小的政治成本換取了對他有利的結果。妳看我把妳們洪門的先祖都捧得那麽高,妳們再反對我就是妳們的不是了。道義始終在我這邊,等於給洪門開了張空頭支票。(皇帝不做,讓給別人,這種皇帝被稱為“讓皇帝”。唐朝的李憲就是我國歷史上第壹個“讓皇帝”。其陵曰“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