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學——意為效法,鉆研知識,獲得知識,讀書。
“學”字,上半部分中間的爻是算籌,在古時被用來記數和計算;兩邊是手,既表示手把手傳授,雙手也表恭敬與專註;中間是壹座房子,表示教學和學習的地方,這個地方不用豪華,能免於外界幹擾即可,“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詮釋。
二、習——“習”字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來表示“學習”、“練習”、“熟悉”、“經常”、“習慣”等義。
《說文解字》裏說:“習,數(shù)飛也。”“數飛”就是“多次飛翔”的意思,這是“習”字的本義。這個意思在現代漢語裏雖然極為少用,但在古代漢語中卻可以找到很多。
擴展資料:
壹、學
1、效法,鉆研知識,獲得知識,讀書:學生;學徒;學;學業;學友;學者;學閥;學制;學歷;學步邯鄲(譏諷人只知模仿,不善於學而無成就,亦作“邯鄲學步”)。
2、傳授知識的地方:學校(簡稱“學”或“校”)。學院。學府。中學。大學。上學。
3、掌握的知識:學問(簡稱“學”)。學術(壹切學問的總稱)。學位。學士(a、學位名,大學畢業生;b、古代官名)。才學。治學。學識。博學多才。
4、分門別類的有系統的知識:學說。哲學。數學。小學(a古代指文學、音韻、訓詁學;b指初等學校)。
5、教。
二、習
1、學過後再溫熟反復地學,使熟練:練習;學習;實習。
2、學:習文;習武。
3、對某事熟悉:習見;習聞;習以為常。
4、長期重復地做,逐漸養成不自覺的活動:習慣;積習;陳規陋習。
5、相因:世代相習;習習相因。
6、實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7、中華姓氏之壹。
百度百科-習
百度百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