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教育專家的距離有多遠
我們與教育專家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放眼四周,聰明的,有識的,勤奮的教師不少,但能成為教育專家的絕無僅有。帶著這個問題我又重新走進了《高萬祥和人文教育》,去追索高校長的足跡,去探尋高校長的思索,去尋源、去探根。頓悟:朱永新說的“妳去看壹些教育專家,他們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只不過是比我們多用了壹些心而已,只不過比我們多用點兒時間記錄他們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過比我們多花點兒時間讀書而已,只不過比我們多思考了壹下自己的教育行為而已。”是我要探尋的答案,因為書中明白無誤地記錄了高萬祥校長並不比我們多做了多少高深的事情,只不過是把我們日常看作的小事做細、做好、做久,積跬步、致千裏。這就是我們與教育專家的距離。高萬祥校長“只不過比我們多花點兒時間讀書而已”。在困苦中,他以書為伴“午間,四周壹片寂靜,我躺著汗水在讀書、摘抄,寫自己認為是小說和散文的東西。”“田埂上,扁擔是凳子,膝蓋是桌子”“夏夜,我用棉花塞住耳朵,用長衣長褲和高筒雨靴,抵擋住母親的嘀咕,抵擋住納涼人的騷擾和該死的蚊蟲的侵犯。讀遍了能找到的和買到的書,翻爛了《新華字典》”;在教育的征程中他以書為友,李鎮西曾經寫道“他的書房已經沒有了墻,因為所有的墻面都已經被書櫥覆蓋,從地面壹直覆蓋到天花板。填滿著書櫥中層層空間的,是李白、杜甫、莎士比亞、巴爾紮克、盧梭、魯迅、老舍,還有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葉聖陶,甚至包括錢理群、楊東平……”。因為對於書的眷戀使他發出“真不能想象,要是沒有他們,我的生活會是什麽情形”的感慨;正因為充分享受到了書籍的滋養,才會有著“讀書可以拯救自己”的切身體驗和“時時有將被掏空的感覺”;也正因為時時與大師為友,飽受古今中外文明思想精華的熏陶才會有他的“從書香校園到書香社會”的夢想,也正是這個夢想使高萬祥校長能夠脫出語文教學傳統的桎梏,也才有了在全國中語會第七屆年會《把壹個充滿活力的全國中語會帶入21世紀》的拍案而起、慷慨陳詞。也正是這個夢想高萬祥校長“只不過比我們多用點兒時間記錄他的教育生涯而已”,肖川教授曾說過“錘煉語言就是錘煉思想”“寫作是壹種告別自我的方式”,其實寫作更是壹種思想的梳理、返悟、提升,是壹種“自我教育,自我修煉”,壹字壹句記錄的不僅僅是他的教育生涯,更是在累積思想,在刻畫他堅韌、執著的人生。是啊,高萬祥校長“只不過比我們多思考了壹下自己的教育行為而已”,思想的懶惰常常使我們缺乏思考,也常常把壹切看作正常:個別師生關系不好認為是正常,因為“百人百姓、百脾氣”;部分學生成績不好也認為是正常,因為人的智力天生有差別,等等的壹切都停留在長期的習慣認識中,而沒有去思考造成種種現象的真正原因,更很少深度的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思考,就不會有高萬祥校長對傳統語文教育的審視與批判,更不會有“六大文化工程”的構建,也不會有“和學生壹起成長的”的實踐,更不會有“人格教育從身邊做起”的務實理念。細細的咀嚼、認真的品味,我們和高萬祥校長還相差很多:我們缺乏堅持,對教育中的有些問題也許思考了,但沒有去做,也有的做了但沒有堅持,所以當某項新的成果面世時,常常會感嘆:“我也想過”;作為教師我們還缺乏個性,缺乏自己的視角與主見,或者缺乏對自己主見的堅持,在教育的變革中常常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有時我們也不乏理想,但我們卻難去浮躁,我們也不乏創見,但我們缺乏恒心,我們更缺乏催動理想不斷前行的持之以恒的激情。重讀《高萬祥和人文教育》壹書自己與教育專家的距離就如明鏡似的,更深刻地體驗到了:書不僅僅是精神的食糧;書更是人生的鏡子,它可以照射出我們思想的豐富與貧瘠,我們人生的高尚與卑小;書是人生的加油站,可以喚醒蒙昧的心靈重新起航。讀著高萬祥的《有書的冬天不怕冷》,《閱讀是壹種旅行》,《閱讀是最好的學校》,《感受閱讀的幸福》《只要妳愛書》,《寫作是閱讀下的蛋》等系列文章,內心湧動的全是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