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
拼音:mù
筆畫數:4
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象樹木,上為枝葉,下為樹根。“木”的本義即樹木,後引申指木頭、木料以及壹切木制器具,又特指棺材。木質堅韌結實,故“木”有淳樸忠厚之義。其次,“木”字還有呆笨的意向;也指感覺不靈敏,失去知覺;麻木。
2、王
拼音:wáng,wàng
筆畫數:4
王是指事字,甲骨文像斧鉞之形,“王”便是以斧鉞象征王權。本意是古代的最高統治者。秦漢以後,帝王改稱為皇帝,“王”就成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項,如:諸候王、親王、郡王等。
也指在某個領域、某壹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義讀wáng。“王”壹般作為名詞,但有時也作為動詞使用,指稱王,多用於古代漢語中,讀wàng。
3、水
拼音:shuǐ
筆畫數:4
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其本義是河流,引申泛指壹切水域;又由表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引申泛指某些液態物質;又由水靜則平衍生出水準、用水測平的含義。
4、支
拼音:zhī
筆畫數:4
支是枝的本字,手持竹枝的樣子。引申為分支、幹支。
5、貝
拼音:bèi
筆畫數:4
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牡蠣、蛤或其它軟體動物中腹足類和瓣鰓類的統稱,又指貝殼、貝形花紋等,也指古代用貝殼做的或貝形的貨幣。
百度百科—木
百度百科—王
百度百科—水
百度百科—支
百度百科—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