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馬氏家族之長鄄馬才皞壹門中的“七代秀才”

馬氏家族之長鄄馬才皞壹門中的“七代秀才”

馬壹鷹/文

導言

據長鄄“活字典”馬鐵凡透露,長鄄馬才皞壹門曾有“七代秀才”;很遺憾,目前僅知道四位。

概況

馬誌儒:馬文富第四子馬子讓的後裔、馬才皞第三子 [1] 。明朝晚期府學生(秀才)。記載於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寶慶府誌》。

馬辰飛:馬文富第四子馬子讓的後裔、馬才皞長孫、馬誌聖長子 [1] 。原名高取,又名似龍。文武雙全,既是有名的大力士,還於明朝末年考取庠生 [2] 。面對眼前的戰亂和流寇,馬辰飛寢食難安,於是聚集壹大批英雄豪傑,想救國救民於水火之中。1644年,崇禎皇帝自盡;1647年4月15日,馬辰飛帶領眾英雄豪傑和鎮守湖南武岡的總兵劉承胤壹起,把南明皇帝朱由榔從桂林接到武岡,以岷王府為皇宮,改武岡州為奉天府,永歷王朝定都武岡;8月,永歷帝敗走黔滇,馬辰飛沒有追隨,而是在家鄉繼續團練,參加“反清復明”運動。1678年3月23日,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下詔許以高官,馬辰飛也沒有應詔赴任。晚年,歷時十多年撰寫了壹本《賢裔醒存》,記錄元明兩朝的族人。(補充:壹、新化縣永寧三都栗坪村人王進才,原為李自成部將,後投靠南明、被晉封為襄國公,和馬辰飛有交往;二、新化縣永寧鄉長鄄村秋田人譚隆翔,官至太子太保、封靖遠侯,和馬辰飛是幼年時期的私塾同學,民間壹直流傳著他們倆多個不同版本的傳說和傳奇故事。)——以上大部分內容來源於馬蓮仙撰寫的《辰飛先生傳》。

馬慕範:馬誌儒之孫馬再景的第七子。字文軒,號正則。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相當於舉人副榜),入京師國子監 [3] 。同榜拔貢中的傑出人物有: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王紹蘭;兵部主事、江南道和貴州監察禦史姚堃;安徽潁州府和廬州府知府、敕封中憲大夫宋潢;清朝著名文學家、怡親王府教席樂鈞;清朝國學大師、集古今大成的壹代通儒劉沅等。馬慕範撰寫的《季起遺文》壹卷入選《湘人著述表》,《湘人著述表》由尋霖、龔篤清編著、嶽麓書社2010年出版,是《湖湘文庫》之壹,是系統記載湖南著述人物的辭典,也是湘學湘人研究的資料庫,更是彰顯弘揚湖湘文化的經典著作;同時入選的長鄄族人還有馬非百,與馬家淵源深厚的馬鄰翼;另有馬慕範的內弟歐陽俊。(補充:壹、《湘人著述表》中還入選了壹位學者“馬宗良”,會不會是才東公房國學生馬宗良呢?還需要考證;二、馬慕範撰寫的《正則文鈔》壹卷分別入選在同治《新化縣誌》卷二四《人物文學》和《寶慶府誌》卷壹三五多《新化人》及同治《新化縣誌》卷三四《藝文》二。)

馬卓庵:馬慕範第四子。派名榮興、榮隆。拔貢(相當於舉人副榜)。出生於1780年左右,與譚驤、魏源,既同壹時期也同等名望,既經常壹起探討學問也經常壹起參加科考,每次學政親臨科考現場都會詢問學官他們三人來了沒有。馬卓庵六歲開蒙、五步吟詩,無書不讀、過目不忘,被傳為神童。二十四歲的時候不幸病逝,才不得申,誌不得展;沒有生育子女,過繼了兄長之子。短短的壹生,卻熟讀易經、精通奇門遁甲之術、擅長夜觀星象,著有天文奇門諸書且流傳了下來;可惜人們有書不會用沒有人能夠從中學到東西,這是他本人的不幸也是奇書的悲哀。

趣聞壹:

父親馬慕範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相當於舉人副榜)[7] 。有壹天父親對他說:“啟蒙壹年矣,能否以六六棋盤為題吟詩?”他立即回應:“阡陌開來數百年,秦人創做漢人權;兒童不可忘朝制,幼學街前畫井田。”

趣聞二:

在舅舅歐陽俊(鐘廬)進士家借《二十壹史》,數日即還。舅舅不信他全部看完,他對舅舅說:“請隨意翻書,您讀上句,我讀下句。”果其然,舅大驚,神童也。

趣聞三:

舅舅家富裕,經常失竊、難以捕獲。他說:“我可以預測賊之來去時間與方向,用四條凳、擺四方,即可獲賊。”賊踏入,如四面高墻,無法逃出。原來,他通曉易經、擅長奇門遁甲之術。

趣聞四:

他的奇門遁甲之術可以做到:壹、地上擺放磚石,老鼠跑不出來,貓想捕鼠也進不去;二、晚上在窗戶邊擺放器物,如果有小偷進來,壹個晚上都別想跑掉;三、平坦的田裏養魚,就算是漲大水洪水漫過田埂,魚不會沖走溜出。

趣聞五:

他經常夜觀天象,躺在草地上指著天上的星星,告訴小夥伴們:壹、哪個星星從哪裏跑去了哪裏;二、哪個星星變成紅色,主旱,意味著和這個星星相對應的地方會出現旱災;二、哪個星星顏色變暗,主災,意味著和這個星星相對應的地方會出現災難;三、哪個星星出現芒角、光芒刺眼,主戰,意味著和這個星星相對應的地方會出現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小夥伴們不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所說的壹壹應驗。

趣聞六:

在長鄄清涼寺的清涼塔上,現存有他的律詩:

蒲團踏破奉金人,衣缽非從見葉呻;

緣覺得緣期得通,悟空通悟便通真。

心懸慧鏡原無垢,塔有清風再掃塵;

般若靜存儲舍利,此間福地媲

補充:

歐陽俊進士和歐陽俶知州是馬卓庵的兩位舅舅。

從民國至今,馬才皞的後裔中有許多極具成就的讀書人,例如馬誌儒之孫馬學融後裔:新化縣永固鎮副鎮長、家族事務委員會負責人之壹馬永紳;畢業於中國大學的隆回第壹位小說家馬永灼;畢業於湖南省立第壹師範學校的學者馬永定等。(這三位是同胞親兄弟,他們的個人成就請閱讀專文《崇尚讀書的長鄄馬家人》和《長鄄馬家“永”字輩》)。

補充:

N O.1

馬永來:皞公房馬慕範後裔、馬榮躍長子。1930年出生於長興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政府組織農民走合作化道路的過程中,率先於長鄄小山沖壹帶建立第壹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又帶頭將初級社轉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並帶領村民發展農業生產;生產狀況和優秀事跡遠近聞名,多次得到上級表揚,獲得多種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57年10月1日,隨湖南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天安門觀禮,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合影留念。

N O.2

馬遠亨:皞公房馬誌儒後裔、馬增壽次子馬永紳長子。其先祖馬誌儒是明朝晚期府學生(秀才),記載於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寶慶府誌》;也是長鄄最早的秀才之壹。其本人,是《長鄄六修族譜》的纂修;2002年8月,和譚家齊、歐陽任南、馬暄甫、馬忠夏、歐陽木生等先後加入隆回縣詩詞楹聯學會;留下的序文有《我所要說的》、《開卷語》、《馬氏龍公房六修譜序》、《洞下水口拱橋續記》、《雙橋水庫記》、《二世祖四修墓誌》、《詞》、《滿叔母劉壽貞傳》、《健壽贊》、《挽聯三副》、《巨材族叔傳》、《慷慨樂捐贊》、《書六修譜後》等。

馬氏宗祠創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1935年重修,於右任 [4] 題額;此圖攝於80年代。

參考資料

[1]

2009年3月《長鄄馬氏族史概要》。顧問:馬仲和、馬忠善(浡善);主編:馬遠平;副主編:馬鐵凡、馬康彤;編委:長鄄/馬永定、馬永鳳、馬遠享、馬克儉、馬勝元、馬勝芳、馬康貴、馬飛豐,邵陽/馬少僑、馬鐵鷹,重慶/馬忠誠、馬衛,四川/馬公廉,貴州/馬河春,廣西/馬永全、馬忠誠、馬啟芳,巖口/馬立曙,辰溪/馬文肅。

[2]

明清科舉,有三級(秀才、舉人、進士)四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A、院試——考秀才: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分歲試和科試;縣府試過關的童生通過歲試就是生員(庠生、秀才),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統稱諸生),歲試成績優良的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參加鄉試。B、鄉試——考舉人: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壹次;考中的稱舉人,第壹名叫解元。C、會試和殿試——考進士: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壹般在鄉試的第二年,考中的稱貢士,第壹名叫會元;會試是帶有決定性的考試,而殿試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問題,殿試所發之榜稱“甲榜”,分三甲:壹甲為賜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為賜進士出身,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3]

國子監,是晉武帝“創建國子學”以來的學子們夢寐以求想要進入的最高學府,隋朝以前稱為“太學”;清朝初期,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南京和北京都設有國子監,隸屬禮部;學生多由省、府、州、縣學生員(秀才)中考核選拔,入監就學者有貢生、監生之分,統稱為國子監生,初步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最高可授予五品以上的高官;清朝後期,設置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等新式學校,畢業考試合格的,分別授予進士、舉人等出身,給予相應的官職。貢生、監生比秀才好的地方在於,就算科考不中,也有官做,但壹般不大,常為知縣、縣丞、教諭等,比如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屢試不中,最後憑借貢生的身份做了個“儒學訓導”的小官,專門負責督導縣學的校風。在國子監肄業的學生稱為國學生、國子生、太學生,見習期滿可以補授官職。

[4]

於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清朝光緒五年(1879)出生於陜西三原。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壹,中國同盟會早期骨幹,中國近代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文化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是擔任監察院院長壹職長達34年;同時也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