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繁體字還是“年”。
年 nián,形聲。甲骨文字形:上“禾”下“人”,是壹人背負著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收成;小篆字形:從禾,從千,千亦聲。“禾”指五谷。“千”字是由“人”訛變而來。
年(秊)[nián]:
⒈時間單位。地球繞太陽壹周為壹年。因為有余數,所以公歷規定,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閏年三百六十六天。壹年有12個月。
⒉歲數:~齡。~紀。也指按年齡劃分的階段:青~。壯~。老~。
公(袁可立)乃少年盛氣,以鋤奸為己任。——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⒊時期:乾隆~間。清朝末~。
⒋年節,有關年節的:過~。新~。~畫。~糕。
⒌莊稼收成情況:~景。~成。豐~。
①壹年:壹晃就是兩個~頭兒。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袁可立)登朝十有二年,剔歷卿寺,節撫登萊。”
②時代:舊社會那~頭兒,窮人夠苦呀。
③年景:這個~頭兒好,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