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魯西南方言雜談-能豆子

魯西南方言雜談-能豆子

“能豆子”,“360百科”給出的解釋是山東菏澤、濟寧、安徽宣城、廣德縣等地區方言,有褒義也有貶義。這個要看情況而定,壹般情況下是指壹個人認為自己什麽事都懂得多,比較自以為是;在另壹情況下也有比較逞強的意思,暗示太出風頭;不謙虛,低調。但小能豆,能豆豆也有褒義,多指可愛,很可愛,也有比較親近的人表親近之意,也有小聰明的意思。如“他是個能豆子,會木匠活,莊稼種得也不孬”(褒義),再如“他就會那麽壹點東西,還到處諞能,真是個能豆子”(貶義),還有“恁的孫子真是個小能豆,這麽小就會自己端碗吃飯”(褒義)等。

對於“能豆子”的說法來源,網上有壹個說法“能豆+子”不是“能+豆子”,具體的解釋,網友可上網搜。我作為壹位文學愛好者,也試著解釋壹下。我的觀點是“能+豆+子”,重點是“豆”。

《新華字典》第11版第109頁給出“豆”的壹個解釋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之後,我上網搜證壹下,“豆”開始是盛飯、肉的器具,後來,成為“盛腌菜或調料”的專用器具了,有點類似於現在廚房裏的“調料盒”。在古代祭祀時,“豆”和鼎之類的其他盛貢品的器具壹同上桌。“調料盒”也上桌,有些人認為它不是祭祀物品,看不起它。有些人認為它可以上桌,沒有調料,妳也做不出可口的飯菜,認為它雖不是牛羊類祭祀物品,但很重要。有些人認為它上桌,有點顯能了,有冒充祭祀物品的嫌疑。所以,人們對“豆”這個調料盒褒貶不壹。演繹到對人的評價上,真有本事的人,那是“豆”能上桌,是真“豆”;有點本事,冒充本事大的人,上桌了,但是假“豆”;誇人,尤其是誇小孩比較可愛,上桌的“豆”,也同鼎壹樣受人誇贊,“豆”很可愛。

“能”字《新華字典》第11版第360頁給出六個解釋,大致是能力、能夠、會、應該、能量、有才幹的等意思。“子”應該是魯西南地區的語氣詞,妳也可以理解成“人”的意思。由此,我覺得應該是“能豆”就是圍繞“豆”的“能力、能夠、會、應該、能量、有才幹”的議論、評價。也引申為“我不專業,但我可以調味,多少知道壹點,離開我,妳那個專業就不是那個味了”,或者是“我作為調味品喧賓奪主,醬油醋放多了,菜味沒啦,光剩調料味啦,顯得太能啦”,也是就說“沒有認清自己的定位,亂顯擺”等,和方言所表述的“能豆子”的意思差不多吧。

以上是我對“能豆子”的歪批亂解,我說之,您壹樂就行了,我才不做“能豆子”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