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允恭,漢州綿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儻任俠。乾德中,王師平蜀,群盜竊發,允恭裁弱冠,率鄉裏子弟寨於清泉鄉,為賊所獲,將殺之。允恭曰:“茍活我,當助爾。”賊素聞其豪宗,乃釋之。陰結賊帥子,日與飲博,陽不勝,償以貲,使伺賊。賊將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內客省使丁德裕討賊至州,允恭以策幹之,署綿、漢招收巡檢,賊平,補殿前承旨。
太平興國中,以殿直掌廣州市舶。自南漢之後,海賊子孫相襲,大者及數百人,州縣苦之。允恭因部運入奏其事,太宗即命為廣、連都巡檢使。又以海鹽盜入嶺北,民犯者眾,請建大庾縣為軍,官輦鹽市之。詔建為南安軍,自是冒禁者少。賊有葉氏者,眾五百余,往來海上。允恭集水軍,造輕舠,掩襲其首,斬之。余黨棄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開道,悉殲焉。賊寇每遇風濤,則遁止洲島間。允恭領眾涉海,捕之殆盡,賊皆望風奔潰。又抵漳、泉賊所止處,盡奪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還其家。
時緣江多賊,命督江南水運,因捕寇黨。行及臨江軍,擇驍卒拏輕舟伺下江賊所止,夜發軍城,三鼓,遇賊百余,拒敵久之,悉梟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躡海賊,賊系眾舟,張幕,發勁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為幕所縈,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彌壯。徐遣善泅者以繩連鐵鉤散擲之,壞其幕,士卒爭進,賊赴水死者太半,擒數百人。自是江路無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轉運使各領其職,或廩庾多積,而軍士舟楫不給,雖以官錢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憚其役,以是歲上供米,不過三百萬。允恭盡籍三路舟卒與所運物數,令諸州擇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數授之。江、浙所運,止於淮、泗,由淮、泗輸京師,行之壹歲,上供者六百萬。
允恭有膽幹,能以方略捕賊。王小波之亂也,李順之兄自榮據綿竹,土人多被脅從。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鄉裏子弟並力破之;又為王師鄉導,執自榮詣劍門以獻。王繼恩表其事,詔賜允升學究出身,授本縣令,允元什邡令。
翻譯:
楊允恭是漢州綿竹人,家世豪富。楊允恭年輕時灑脫不拘,有俠氣。乾德年間,朝廷的軍隊平定蜀地,盜賊暗地裏滋生出來,楊允恭才二十歲,率領鄉裏的年輕人子弟在清泉鄉築起營壘(防備盜賊),被賊捉住,將要殺他。楊允恭說:“如果妳讓我活下來,我會幫助妳。”賊寇壹向知道他是豪富家子弟,於是放了他。楊允恭暗中結識賊寇首領的兒子,天天跟他喝酒賭博,假裝不贏,用錢財來滿足他,讓他窺探賊人。賊寇將要害允恭,賊寇首領的兒子把這件事告訴楊允恭,楊允恭於是逃走。內客省使丁德裕討伐賊寇到了漢州,楊允恭帶簡策去求見,被任命為綿、漢招收巡檢,賊寇平定後,補授殿前承旨的職務。
太平興國年間,以殿直(皇帝侍從官)的身份管理廣州對外貿易事務。從南漢之後,海盜父子相承,規模大的有幾百人,各州縣深以為苦。楊允恭趁往朝廷運送物品的機會入朝上奏這件事,太宗就命令他做廣、連都巡檢使。又因為販賣海鹽的賊寇進入嶺北,老百姓違反禁令(私自買賣)的人很多,於是請求把大庾縣設為軍,用官車裝鹽去賣。皇帝下詔(把大庾縣)設為南安軍,從此以後違反禁令的人少了。有個姓葉的賊寇,手下有五百多人,在海上為非作歹。楊允恭集聚水軍,造輕船,偷襲賊寇的首領,斬殺了他。賊寇余黨放棄船只逃跑,躲藏到山谷中,楊允恭伐木開道,把他們都殲滅了。賊寇每遇到風浪巨大的時候,就逃到海上的洲島之間停息。楊允恭率領士兵渡海追擊,把賊寇幾乎全部捉拿,賊寇都望風潰逃。又追到漳州、泉州賊寇停息的地方,把他們先前搶來的男女六十多人全都解救出來讓他們回家。
當時沿江多有賊寇,朝廷命令他管理江南水運,於是捉拿賊寇。到臨江軍,選健壯的士兵帶著小船探訪下江賊寇停息的地方,夜裏從軍城出發,三鼓時,遇到壹百多賊寇,和賊寇長時間交戰,把他們都消滅了。又快速趕到通州境內追擊海賊,賊寇把許多船系在壹起,張開帷幕,發射勁弩、短炮。楊允恭兵刃指向的地方,多被帷幕纏繞,炮打中了楊允恭的左肩,血流到衣袖,神色更顯勇敢。慢慢地派擅長遊泳的人用繩子連著鐵鉤散亂地投擲,弄壞了帷幕,士兵們爭著向前,賊寇跳到水裏死掉的有壹大半,捉拿了幾百人。從此江路沒有被搶掠的擔憂。在此之前,三路轉運使各自管理著自己的區域,有時倉庫積壓太多,但是士兵和船只不能供給,雖然用官錢雇百姓來拉船,可是當地人害怕這種差事,因此每年進獻供米,不超過三百萬。楊允恭把三路的船只、士兵和所運物品的數量都登記起來,讓各個州選擇小吏,都召集起來,楊允恭根據數字交給他們任務。江、浙所運的物品,到淮、泗就停下來,由淮、泗運送到京城,這個方法用了壹年,進獻供米達到六百萬。
楊允恭有膽識才幹,能用策略捕拿賊寇。王小波作亂的時候,李順的哥哥李自榮占據綿竹,當地人多被脅迫跟從。楊允恭的哥哥允升和弟弟允元,率領鄉裏的年輕人合力打敗了李自榮;又做朝廷軍隊的向導,捉住李自榮到劍門獻給朝廷。王繼恩向朝廷上奏這件事,皇帝下詔賜允升學究出身,任命允升為綿竹縣令,允元為什邡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