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轡的意思:扣緊馬韁使馬緩行或停止。
轡(拼音:pèi)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始見於甲骨文。本義是駕馭牲口的韁繩,引申作動詞,牽。
出處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誌》:“按轡文雅之場,環絡藻繪之府,亦幾乎備矣。”
唐·白居易《和韋庶子遠坊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促席留歡日未曛,遠坊歸思已紛紛。無妨按轡行乘月,何必逃杯走似雲。
宋·陳善《捫虱新話·李林甫壹計陷數人》:“帝嘗大陳樂勤政樓,既罷,兵部侍郎盧絢按轡絕道去,帝愛其蘊藉,稱美之。”
宋·張栻《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暮從別野跨驢歸,風雨蕭蕭泥濺衣。出門回首且按轡,細聽泉聲和式微。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至林谷深處,婦忽按轡不行。”
說文解字
馬轡也。從絲從軎。與連同意。《詩》曰:“六轡如絲。”兵媚切。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音秘。《說文》:馬轡也。《釋名》:轡,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禦駑馬以鞭為主,禦駻馬以轡為主。
又葉補密切。音必。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