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建於明代,系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鄉舉王經天的故宅,因《宋史·王旦傳》內有“旦父祐手植三槐於庭曰:吾之後必有為三公者”壹說,王氏後人即以三槐為典故,堂名取“三槐堂”。
整個祠堂內部雕刻工藝精湛,技法細膩,尤以木雕著稱,為徽派祠堂建築所少見,故在當地又被稱作“金鑾殿”。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擴展資料:
史書記載,周代宮廷外植有三株槐樹,百官朝見天子時,三公皆面槐而立。為此,周朝至宋朝“三槐”代指三公。不過,隨著王祐手植三槐故事的流傳,宋朝以後,三槐幾乎成了王姓的代稱。
北宋初期,趙匡胤想以謀反罪名除掉大將符彥卿。於是,讓祖籍莘縣的大臣王祐前去調查。王祐核實後得知,符彥卿並無謀反之意,只是其家中的幾個家奴仗勢欺人。王祐對符家家奴嚴懲後回朝稟報皇帝:願以百口之家保符彥卿無罪。趙匡胤除掉符彥卿的設想泡了湯,遂遷怒於王祐。
因王祐秉性耿直,本應做宰相的他,仕途異常坎坷。直至太宗趙光義即位後,64歲的他才出任兵部侍郎,但任職壹個多月就病死了。
壯誌難酬,王祐心有不甘,他生前發現次子王旦聰敏過人,前程可喜,便親手在自家院中植槐樹三株,十分自信地預言:“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此其所以誌也!”宋代太尉、司徒(丞相)、司空(禦史大夫)三要職合稱“三公”,是眾臣之首。
30年後,王旦果真做了宰相。王旦“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清廉節儉、至死不渝”的處世之道開創了三槐堂亙古流傳的官風、家風。王祐的其他兩個兒子也異常聰穎,先後踏入仕途。
王旦病故後,子孫將其遺體暫厝於其外祖家——開封新裏鄉大邊村,遵王旦遺囑,葬儀從簡,甚至墓碑也未立。直至38年後的1055年,其子王素上書宋仁宗趙禎,要為其父立碑,趙禎慨然應允,並親書“全德元老之碑”六字;又下詔命大學士歐陽修為王旦撰寫碑文。於是,王素受欽命為其父立碑。
1073年,王素病逝,遼兵屢犯宋都,京城壹帶戰事不斷,加之黃河不斷泛濫,祖墳面臨厄運,王素之子王鞏在葬父的同時,也將祖父王旦的遺骨遷至故裏莘縣群賢堡村重新安葬,石碑、翁仲、石獸、墓表的設置皆與開封之墓相同。幾乎同時,王鞏在群賢堡村建起宗祠三槐堂,供奉列祖列宗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