鈿讀作鈿(diàn或tián)。
康熙字典
鈿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說文》金華也。《六書故》金華為飾田田然。《庾肩吾詩》縈鬟起照鏡,誰忍去金鈿。又《正韻》陷蚌曰螺鈿。《正字通》螺鈿,婦人首飾,用翡翠丹粉為之。
又《唐史·王鉷傳》以寶鈿為井幹引泉,號自雨亭。又《廣韻》《集韻》《韻會》堂練切,音電。義同。《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鈿卷十四金部;金華也。從金田聲。待秊切。
用“鈿”造句:
1、揚州平磨螺鈿漆器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是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特色工藝產品。
2、有金銀的床榻擺在斑巖白玉石螺鈿黑玉石的鋪石處。
3、那件小巧的皮外套上,上面釘著螺鈿的大鈕扣,是那年秋天很時行的服裝。
4、通過木嵌、象牙嵌、螺鈿嵌及百寶嵌,鑲嵌出不同的圖案,如山水、花卉、草蟲,或加上銀、銅裝飾物。
5、之後,因沒有寫對“鐋鑼”、“螺鈿”、“關心民瘼”,陳樂濛、明媚和馬書語相繼被淘汰下場。
6、又因“如膠似漆”的黏性,有了螺鈿鑲嵌、金銀平脫、蛋殼鑲嵌、骨石鑲嵌工藝,奇巧綺麗、高貴樸雅,乃至“千紋萬華,紛然不可勝識”。
7、如唐朝的螺鈿鏡、金銀平脫鏡、錯金鑲銀鏡等;漢代的透光鏡等;戰國時期的彩繪鏡、透雕鏡、金銀錯鏡等。
8、筆桿的材料不僅有竹子、木頭、漆器和瓷器,也包括壹些珍貴的材料如嵌螺鈿、象牙和玉器。
9、秦漢至明清時期是銅鏡的盛行時期,其間尤為著名的是漢代的“透光鏡”和唐代裝飾華麗的金銀平脫螺鈿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