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經指漢初由儒生口傳,並用當時流行的隸書記錄下來的經籍。古文經指漢代前期從民間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寫成的經籍。
今文經指漢初由儒生口傳,並用當時流行的隸書記錄下來的經籍。今文經學在兩漢壹直被立於學官,深受統治者的重視。西漢中後期,武帝時經學成論事言政依據,董仲舒演說陰陽災異的新儒學“今文經學”占統治地位。
古文經指漢代前期從民間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寫成的經籍。古文經通過長期的傳習,古文學者轉相發明,到西漢末具備了章句義理,形成了古文經學。
今文經學
今文學派指的是兩漢學者以儒家經典之研究而成立的壹個學術傳統。它在學術研究上的基本特性有三:首先,這是漢代的儒學學統,是對儒家經書作研究而成立的學術傳統。但嚴格地說來,它研究的典籍雖是儒經,而表達的觀念卻是漢代的思潮,是壹個融合了先秦各家學說。
而以儒家面貌表現的漢代儒學;其次,因秦火之後典籍蕩然,今文學派所依據的儒學經典,是經儒生口授相傳而以漢代通行的隸書體寫作之書。這就預留了當以先秦古文字寫作之儒經被發覺後,將出現新舊不同觀點之爭辯空間。
第三,它在解經時的理論性格極富創造性,且充滿了宗教神學的意味,這是基於兩漢之際的學術風氣而有的表現。例如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學及孟喜京房等的易學,就是最能體現兩漢自然科技知識、及宗教神學迷信發達的理論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