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學生學音標
(壹) 利用漢語拼音,正確遷移雖然剛談到利用漢語拼音、漢字註釋讀音副作用比較大,但是,如果我們辯證的看待這個現象,就會發現學生的這種做法是符合學生需要的,只是用法不當。作為新事物的英語學科,在剛接觸的初期,學生學習起來是需要壹根拐杖來幫助他們的,因此,漢字或漢語拼音註釋就幫了他們的忙,鑒於這種想法,我在音標教學中大膽使用漢語拼音比較法進行記憶。比如在學習[t]、[d]兩個輔音因素時,我告訴學生[t]、[d]與漢語拼音t、d很相似,但是發音不相同,於是我將相似的因素和漢語拼音各讀壹遍,讓學生細細分辨兩者的不同。我對學生說,實際上,漢語拼音的t、d裏面包含了英語音素[t]、[d]的發音,只要把漢語拼音後面的[ε]音去掉就可以了,(即漢語拼音t=[tε]、d=[dε]),我就這樣壹比較,並把發音時的口型大致的分析壹下,學生就明白了,不會再輕易發錯音。盡管這樣,仍然存在著漢語拼音幹擾的可能,只有使學生覺得新鮮有趣,積極去嘗試,努力去實現從漢語拼音到英語音素的正確遷移。(二) 教學增添趣味性,擺脫枯燥語音傳統的教授方法是在領讀之後,給學生講解發音方法,講舌位、齒位等,教師費力、費時,學生卻雲裏霧裏,不知所雲,弄不清如何做,使得本就枯燥的音標更加乏味了。48個因素本身無興趣可言,因此,就要求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增強語言知識的趣味性,使死板的事物變活,即在教學中穿插趣味性的遊戲,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來促進記憶,熟練拼讀,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擺脫枯燥。1、 遊戲恰當的運用遊戲能起到在玩中學的效果,我把學生平日裏玩的壹種遊戲形式改良後,運用到音標的教學中,即有兩個高個學生各執壹張輔音卡片,高舉胳膊架起壹座橋,另外若幹個學生手執元音卡片鉆橋洞,下面的學生唱平時玩的歌謠,待歌謠說完,人橋塌下,扣住壹人,於是這位學生舉起自己手裏的元音卡片,架橋的兩個學生舉起輔音卡片,元音在中間,組成壹個音標詞,讓全班學生去拼,其中檢驗幾位學生,拼對了就予以表揚,如三張卡片分別是[f]、[ei]、[s],則可拼成單詞[feis]。2、 競賽兒童都有壹種爭強好勝的向上心理,競賽是發揮這種心理優勢的有效方法。特別是男女生進行競賽,效果更好,學生樂於表現,積極為本組集體爭光,教學效果較好,也避免了教學時的沈悶與枯燥。(三) 將音標的教學融入平時單詞、短語的講解中單將音標知識、拼讀方法是空洞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去體會、去摸索、去總結,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得到長時期的鞏固,才能使學習的音標發揮作用。在每壹節課中,每學壹個新單詞、短語時,我都堅持這樣壹個原則:先音後詞、以音帶詞,即先讓會讀的學生試讀這個單詞的音,然後試著去分析單詞的音標,了解詞義,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音標非常有用,是自己學習有用的工具,非學不可,培養學生自願學習,主動去復習鞏固。(四) 教會查詞典教學音標的目的不僅是認識48個音標,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音標的拼讀來學習英語的能力。英語自學的前提是必須學會使用學習工具——英語詞典,教會學生查詞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壹個具體要求,要從緊張的教學中抽出壹點時間隨時練習查詞典,每次查壹兩個詞,養成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學會了查詞典,如虎添翼,學起來就更加“自由”了,可以從字典中發現壹個新單詞的多種意思,這樣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拓寬了知識面,有時會話中的三會單詞,就讓學生當堂通過查詞典自己讀出,並告訴他們:“這是妳們自己學會的。”學會查詞典後,教師還可提出課前預習的要求,做練習或造句時,鼓勵學生使用書本上沒有的詞匯,這樣可為今後進壹步學習外語打下了較好的預習自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