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舌音、翹舌音字的區分
1、利用聲旁類推
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我們可利用形聲字的聲旁類推。以下漢字作聲旁的字,絕大多數是翹舌音:中、爭、正、主、生、長、章、者、史、申、只、式、士、壽、受、止、周、卓、直、占、垂、朱、如、至、少、丈、專、成等。
以下漢字作聲旁的字,絕大多數是平舌音:宗、才、卒、叟、采、尊、茲、司、曹、倉、匝、子、曾等,比如采用“子”做聲旁的字,如孜、仔、籽、 字、存、孫、猻都為平舌音。
2、聲韻配合規律。
在普通話裏,以“en”做韻母的字,除了“怎、參(差)、岑、森”幾個字外,其余字的聲母都是翹舌音;以“eng”做韻母的字,除了“層、曾”和以“曾”做聲旁的少數字外,其余字的聲母都是翹舌音;以“ou”做韻母的字,除了“湊”等少數字外,其余的聲母是ch。
以“uen”做韻母的字,只有“順、吮、舜、瞬”四個字的聲母是sh,其余字聲母是s;以“ong”做韻母的字,只與“s”拼讀;韻母“ua、uai、uang”不能與平舌音聲母拼讀,如“抓、耍、床、雙、莊、揣、創”等字壹定是翹舌音。
擴展資料:
平翹舌基本信息
指的是z、c、s和zh、ch、sh、r不能區分而導致發音錯誤的情況。
平舌音有3個:z、c、s; 翹舌音有4個:zh、ch、sh、r。
所謂平舌音,是指舌頭平伸,抵住或接近上齒背,發出的z、c、s。而翹舌音,是指舌尖翹起,接觸或接近前硬腭,發出的zh、ch、sh、r。
表現:“zhī?dào(知道)”念為“zī?dào”;”bù?shì(不是)”念為“bùsì”;“bùchī(不吃)”念為“bùci”。
記少定多法
普通話裏,平舌音少,翹舌音多。《新華字典》(重排本)裏,有些音節更特殊。
如ca,只列出“拆”、擦、嚓 ”等4個字,而cha音節下,卻有“叉、茶、詫”漢字。
zen音節下,只有“怎、譖”兩個漢字,而zhen音節下,卻有“真、枕、鎮”等漢字。
尤其是音節sen下,只有壹個“森”字,而shen 音節下,卻有“身、神、審、甚”等漢字。
類似上述情況,我們只需記住少數幾個平舌音字,就可以確定大多數翹舌音字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平翹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