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組詞如下:
1、樊亂:
讀音是fán luàn。意思是雜亂,紛紜。出自清代方苞《成王立在繈褓之中辨》:“眾言樊亂,必折諸經。《金縢》之篇曰:‘王與大夫盡弁。’則既冠明矣。”
2、樊籬:
漢語詞語,拼音是fán lí,意思是籬笆,比喻對事物的限制,出自清代曹寅《瓶菊》詩:“樊籬方集霰,高枕悟黃農。”。
3、塵樊:
讀音是chén fán。意思是把塵世比作樊籠,因稱塵樊。出自宋代範成大《鬼門關》:“天作隴頭石闕,人言要隔塵樊。百年會須作鬼,無事先穿鬼關。”
4、鳥入樊籠:
飛鳥進了籠子。比喻自投羅網,陷入困境。出自元代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恰便似魚鉆入絲網,鳥撲入樊籠。”
5、柙虎樊熊:
漢語成語,拼音是xiá hǔ fán xióng,意思是柙中的虎,樊內的熊。比喻被囚的惡人。出自清代洪升的《長生殿·疑讖》:“不提防柙虎樊熊,任縱橫社鼠城狐。”
康熙字典:
《唐韻》附袁切,音煩。《說文》作?,鷙不行也。從?從棥。《徐曰》鷙,猶縶也。鷹隼之屬,見籠不得出,以左右攀引外也。《廣韻》樊,籠也。《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壹啄,百步壹飮,不期畜於樊中。
又通棥。《詩·小雅》止於樊。《說文》作棥。《孫炎曰》樊圃之樊也。謂樊籬。《莊子·山木篇》莊子遊乎雕陵之樊,睹壹蟬得美?而忘其身。
例句:
1、鳥入樊籠,窮途末路,怎壹個慘字了得?這壹切都是李泰害的!這廝鹵莽滅裂,自以為是,怪不得長大後不得好下場。
2、“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這句話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意思是人類在繁瑣的世界中漸漸失去真正的自然,倘若能真正地回歸自然,就能找回心靈的自由與簡單。
3、我懷揣著我壹路伴我的寶貴特質,到達我的樊籠。仿佛它是壹個護身符,如今我已可以將它打開了。
4、妳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樊籠裏的,它們的每壹片羽毛都閃爍著解放的光亮。
5、我是壹只漂亮的百靈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沒有樊籠將我鎖閉,沒有人對我聲嚴色厲,我幸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