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山東海陽北槐樹底遊記

山東海陽北槐樹底遊記

山東海陽,古稱東夷。北臨招虎山,南鄰黃海。青山碧海,北國江南。

海陽西部邊界,有村莊喚做北槐樹底。村碑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姜姓先祖遷至此處,在槐樹底下建村,因此叫作槐樹底村(距其幾十公裏外小紀鎮還有壹個槐樹底村,為了區別,那個叫南槐樹底村)。

據史書記載,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因炎帝的出生地而得 ,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壹。在長期的發展繁衍過程中,形成4郡望48堂號,其中峝支堂為:山東海陽,始遷祖:[元]姜朝陽,字桐臣,元時遷居同邑槐樹底。

北槐樹底村是在明初建村,因附近有棵大槐樹而取名槐樹底。這棵大槐樹壹直生長到近現代,後逐漸衰老幹枯,北槐樹底村的老人,基本上都見過這棵樹的模樣,據稱其冠巨大,樹下可容十幾戶人家,甚是壯觀,後樹突然枯死,而後壹夜之間又發出壯碩樹芽壹尊,現在可見的便是樹芽枯萎後的狀態,因此樹芽現圈在壹村民院內,遊行未見。

沿威青高速行至行村出口下高速,而後沿X089發埠線向北行駛,經沿途景點昌陽古城遺址-筆架山-羊山-牟格莊大水庫等壹直北上,約半小時後可見境內最高山峰-榆山.

當年許世友將軍率領的八路軍山東縱隊與國民黨趙保原的抗八聯軍在此展開過 歷史 上著名的榆山大會戰(此處不做詳述),過了榆山之後再驅車十分鐘即可見到壹果樹環繞,小河流水的村莊--北槐樹底村

村口左側可見壹棵近六百年的大楊樹高高聳立,需四五人尚能環抱之,與之同齡的壹棵藤蘿樹沿其樹幹蜿蜒曲附,環繞而上,如虬龍騰飛,甚是壯美。夏令時節,藤蘿花開,如紫色蝴蝶漫天飛舞,香氣宜人,恍惚中如進入人間仙境:見龍飛騰躍,流水潺潺,不覺間陶醉萬分,感嘆鄉村僻壤竟有如此難得壹見的美景,樹旁立碑兩座,壹座曰樹齡樹貌,壹座曰始祖姜朝陽建村紀念,參天美景之余,使人頓生莊嚴肅穆之意……

拾階而下,可見小橋壹座,橋下清水潺潺流過,仿佛在訴說著古老村莊的歷歷往事,下橋之後即進入村間道路

沿路向西,可達西南嶺,嶺上可見風力發電樁數座,蔚為壯觀。沿路向東,村碑右側有老井壹口,水質甘甜,據村民講, 歷史 上最幹旱的時候,方圓百裏無水可喝,但此井仍是水流不斷,救濟鄉裏,可見此地真乃風水寶地,世間難求。

繞村壹周,乃知該村壹面環山,三面環水,南邊是順西南嶺而下的村前河,北邊是順北山而下的村後河,東邊是流經多個村莊的紅巖河,炎熱夏季,雨後的北槐樹底村郁郁蔥蔥,

河水蜿蜒,空氣清新舒適,讓人流連忘返......

紅巖河上有石橋壹座,建於七十年代末,大理石橋欄桿,橋下巨石橋墩,構造奇特,歷經幾十年洪水沖刷而無半點損毀,甚是奇特。

此橋建立還有壹典故,據說村裏有壹光棍漢子,夜間夢遊,發現壹紅衣美麗女子摔倒路邊,上前問詢,紅衣女子曰不能走路,漢子遂背起女子前行尋醫,涉水經過紅巖河時,發覺背上女子愈發沈重,幾乎不能前行,正欲回頭察看,只聽女子說道:”我是此河女神,特來試探此處民風,明天妳可告訴村民,妳走過的這段河道上方可以建橋壹座,永不坍塌。”說完及消失而去,漢子醒來後甚覺奇怪,遂告知村人,村人前往河道試探,果真發現此處河流平緩,適宜下墩建橋,藉此便有了此橋,因光棍漢子不久便找到了媳婦,此橋剛建好時喚做紅娘河橋,慢慢變成了紅巖河橋。

經過數百年的繁衍,北槐樹底村的姜姓也派生出眾多分支,周邊的埠前、姜家澇泊、宅夼、朱吳等地姜姓,均與北槐樹底村有淵源,此外,萊陽豹礎鋪、高格莊等地,亦有此村姜姓分支。

因為在 歷史 上不斷有分支遷出,現在的北槐樹底村,就規模而言,並不算太大,300多戶的樣子。該村前些年重修了族譜,部分老人家中有所典藏,這些年來有不少姜姓人來此尋根問祖。

閑暇之余,脫離鬧市,來此地滌蕩壹下忙碌的心靈,也不失為壹件快事,如能再住壹晚,看滿天星鬥,聽蛐蛐聲鳴,如夢如醉,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