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有著古鎮情結的梅城人來說,此番文化尋根不僅將散落民間的各項藝術記錄在冊,有機會重見天日,更重要的是深刻體味出家鄉古
鎮豐厚的文化內涵來。“我們很多民間藝術看似式微,可生命力仍很頑強,或在小巷裏弄傳唱,或隱於山間流傳,其藝術常青的原因,多源於汲取了腳下營養豐富的文化土壤。”全程參與此次普查的鎮文化站何樟昀說。
露擡上街,仿佛明星巡演
壹個多月前,梅城鎮文化站的文化員何樟昀和文化館的同誌根據市裏安排,下到各村進行民間藝術普查保護工作。在隨後的半個月時間內,他的足跡踏遍了所轄的27個村,連他自己都想不到,這次收獲會有如此之大:“我們摸清了涉及民間表演藝術、民間造型藝術兩大類十多項民間藝術。嚴州十番、嚴州三江漁火、嚴州斷龍……很多還是小時候見著的民間戲曲、民間音樂等,這次都讓我尋到了傳人,並再次領教他們的絕技。”說到這些,何樟昀兩眼發出光芒,難掩喜悅之情。
他以嚴州露擡為例說,這是類似於北方“擡閣”的街頭表演,又稱“擡八仙桌”。八仙桌的四周用紅布包起來,桌中央還裝有滾輪,三個小童在滾動的輪子上表演,做各種動作。嚴州露擡上壹次表演還是在1949年的正月十五,當時全鎮老老少少齊上街頭觀看。“聽那位口述的六旬老人介紹,當時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現在明星的巡回演出。”
老人過了世,手藝沒人懂
不過,何樟昀也有遺憾。在此次民間藝術的尋訪過程中,發現壹些手藝已失傳。如壹位剪十二生肖窗花紙的老人前兩年過世,當地就再也沒人懂這門手藝。
對此感受更為深刻的是有當地“活字典”之稱的鄭運來老人。63歲的老鄭,曾是梅城鎮上的民警,年輕時很迷各種街頭表演,對鎮裏的歷史掌故了如指掌。他扳著手指數起來:搞書法篆刻的老戴、會吹拉樂的徐柏根,會十響鑼臺的胡家龍,還有高裕森、趙江聲等,“現在全鎮懂各門手藝的內行人,加在壹起,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而且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特別是像嚴州十番鑼鼓這類街頭群體性的表演,需要十多個人壹起敲鑼、打鼓、吹嗩吶等,要湊齊這些人就更難了。”
而鎮裏有關各種民間藝術的研究也很少。在1984年版的《梅城鎮誌》上,記者也沒看到有關各個民間藝術的片言只語。嚴州露擡、嚴州三江漁火、十響鑼臺,記者跟鎮裏的年輕人提到這些,他們均表示不知所雲,更別提什麽興趣了。老鄭說,缺活動資金,缺少傳人,是這些民間藝術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科學評估,搶救民間藝術
好在已有不少人意識到這些,開始全力搶救民間藝術。梅城鎮上的戴不庸老人,自小師承名師大家,是位自成壹體的書法篆刻高手。為了不讓手藝失傳,他在自己家裏開辦了培訓班,教鎮上有天賦的孩子學篆刻,學書法。十幾年辛勤耕耘,他的弟子桃李天下,多次在省、市青少年書法或篆刻比賽中獲獎。
這是民間藝人自身的努力。而隨著民間藝術面臨窘境,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民間藝術的搶救中來。如嚴州蝦燈,這是全省唯壹的蝦燈。經文化部門和藝人們的齊心協力,這門藝術得以發揚光大。在幾年前西博會表演中大受歡迎,獲得了屈指可數的幾塊金獎之壹;在省“風雅頌”民間藝術大賽和受邀參加的紹興黃酒節上,都取得了好的名次。
記者從當地文化部門了解到,建德市將對當地的民間藝術資源進行壹次科學評估,並從中選擇具有較高價值的,按規定程序核定公布為民族民間藝術保護項目,制定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作的總體規劃,進行綜合、系統、全面的保護搶救和整體深度的研究開發。
《嚴州蝦燈》 就地取材,在做做玩玩中加深對“嚴州蝦燈”藝術文化的理解,感受手工制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