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含有露字的昵稱

含有露字的昵稱

含有露字的昵稱如下:

惜露,露染輕竹,辭露,紫薇涼露,南鳶露,尋露,夢傾雨露,冰露映月,滿天星露,挽露,璃露。

露(讀音lù、lòu )是漢字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時期篆文 ,《說文》中說“露,潤澤也。”即可見“露”的本義是露水。《漢書·晁錯傳》中說“覆露萬民。”這裏是由本義露水引申為潤澤之義。露珠歷歷在目,不像霜與霧那樣看不清,故又引申為顯露的意思。這個意義也讀lòu。如露馬腳。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說文》:潤澤也。從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為雨露。

《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為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

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註:如淳曰:覆,?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沈。註:甘露降其國,布散者,人尙武。沈重者,人尙文。

又《玉篇》:露,見也。《集韻》:彰也。《禮·孔子閑居》: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疏:露見而生。《左傳·襄三十壹年》:其暴露之。《戰國策》:諸侯見齊之罷露。註:在野曰露。

又《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閼湫底,以露其體。註:露,羸也。疏:肌膚瘦,則骸骨露也。

又《正字通》:軍中捷書曰露布。《後漢·禮儀誌》:請驛馬露布。《文心雕龍》:露布者,露版不封,布諸視聽。

又臺名。《史記·孝文紀》:常欲作露臺。

又《史記·楚世家》:蓽露藍縷。註:服虔曰:蓽露,柴車素大輅也。《後漢·靈帝紀》:得民家露車***乗之。

又揚子《方言》:覆結或謂之承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