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來源:
諸葛恪字元遜,諸葛亮的兄瑾之長子也。恪父瑾面長似驢。壹日,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壹驢入,以紙題其面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續其下曰:“之驢。”舉座歡笑。權乃以驢賜恪。
典故譯文:
諸葛恪字元遜,他是諸葛亮的兄長的大兒子。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壹天,孫權聚集大臣們,差人牽壹頭驢來,用筆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貼在驢的臉上。諸葛恪跪下來說:“請求用筆增加兩個字。”於是孫權聽從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的驢。”在場的人都笑了。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最後陳述:本來孫權想取笑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長得像驢,用筆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貼在驢的臉上,但是諸葛恪沈著應對,不但化解了這場尷尬,反而還贏得了壹頭驢。這個典故說明了諸葛恪的機智和才幹!
請采納,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