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的筆畫順序:橫、撇、撇、橫更多、豎、豎折/豎彎。
釋義:
匠(拼音:jiàng),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 。最早見於戰國 。本義是木工,引申指有專門技術的工人。
字源演變:
會意字。《說文》:“匠,木工也。從匚,從斤。斤,所以作器也。”戰國文字“匠”字從“圖A”、從斤,或從匚、從斤。後者為《說文》篆文所本。“匠”本義是木工。《孟子·盡心上》:“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 (高明的木匠不因為拙劣工人改變或者廢棄規矩)。
說文解字:
木工也。從匚從斤。斤,所以作器也。疾亮切。
說文解字註:
木工也。
工者,巧飭也。百工皆稱工,稱匠。獨舉木工者,其字從斤也。以木工之偁引申為凡工之偁也。
從匚斤。
會意。疾亮切。十部。
斤,所?作器也。
說從斤之意。匚者、榘也。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亮切。墻去聲。《說文》:木工也。從匚,從斤,斤所作器也。《廣韻》:工匠。《孟子》:梓匠輪輿。
又姓。《風俗通》:凡氏於事,巫蔔陶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