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尤物的典故由來

尤物的典故由來

在小篆字形中,“尤”被描繪成植物屈曲生長、受到阻礙的樣子,受到阻礙還能繼續生長,則顯示出它的優異,因此“尤”的本義就是最優異的意思。古代的字書關於“尤”的解釋大同小異:《說文解字》:“尤,異也。”《小爾雅》:“尤,怪也。”《左傳》註:“尤,甚也。”《管子》註:“尤,殊絕也。”

“尤物”壹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原文如下:

初,叔向欲娶於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黨。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鮮,吾懲舅氏矣。”其母曰:“子靈之妻殺三夫,壹君,壹子,而亡壹國、兩卿矣。可無懲乎?吾聞之:‘甚美必有甚惡,’是鄭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無後,而天鐘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取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婪無饜,忿類無期,謂之封豕。有窮後羿滅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子之廢,皆是物也。女何以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茍非德義,則必有禍。”叔向懼,不敢取。

這段文字的大體意思是:晉國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兒,叔向的母親則想要他取自己親信的女兒。為了說服淑向,她的母親便說了這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茍非德義,則必有禍。”雖然叔向被母親的壹番話給嚇住了,但後來還是在平叔的慫恿下娶了巫臣氏。

在這裏,“尤物”壹詞所表達的意思 大體是指“特別漂亮的女性”,這與大部分詞典中對這個詞的解釋比較接近。根據這壹典故,有人認為“尤物”壹詞應該帶上壹層“禍”的含義,即因美貌女性對男性的影響而改變男性甚至歷史的命運,凡這樣的事端便將“原罪”放在“尤物”之上。

在唐朝詩人元稹所作的《鶯鶯傳》中,對“尤物”壹詞的解釋更加詳細。張生對崔鶯鶯始亂終棄後,為了良心上的安寧,講了壹篇大道理,其中的關鍵詞就是“尤物”:“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不為雨,為蛟為螭,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壹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這段話的意思是:凡是尤物,不害己必害人。假如崔鶯鶯嫁給富貴之人,憑著嬌寵,不為雲,不為雨,為蛟為龍,我不知道她能變化到何種程度。過去的殷紂王和周幽王,據百萬之國,國家強盛,然而壹個女子就讓他們亡國了,眾叛親離,死無葬身之地,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我的德行不足以勝過妖孽,只有忍情,和她分手。

可見,在古人心目中,惟壹能夠跟“尤物”相抗衡,能夠鎮得住“尤物”的,惟有崇高的德行。自忖德行不足的人,比如張生,趁早遠離“尤物”,否則眾叛親離,死無葬身之地,更甚者還要亡國亡家。“尤物”如此可怕,能量如此巨大,因此古人談起“尤物”的時候,常常語帶貶義,美眉變成了妖精。

值得註意的是,“尤物”有時也指珍奇之物。陸遊在壹篇文章中寫道:“予平生見三尤物:王公明家韓幹散馬,吳子副家薛稷小鶴及此子母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