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詞義:
鹿(拼音:lù)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鹿是象形文字,甲骨文就像有角的鹿。鹿最初的意思是野生的鹿。鹿和魯是諧音,所以古人常用雙關修辭,指鹿為銜,也指有銜的人。
原話如下:
麂鹿、銀鹿、脯鹿、鹿合、鹿洞、鹿韭、鹿頂、鹿鹿、夢鹿、鹿飛、鹿群鹿、鹿竹、指鹿、鹿、紫鹿、鹿巾、家鹿、鹿豆、鹿文、單鹿、鹿梨、失鹿、鹿扇。
擴展數據
單詞組合的解釋:
1,麂
麂鹿,俗稱麂,哺乳類,偶蹄目,鹿科。成蟲體重16 ~ 25 kg,體長75 ~ 115 cm。腿細而壯,擅長跳躍,皮膚柔軟便於曬黑。俗稱“麂”。
2.銀鹿
唐嫣真卿的姓氏。
3.鹿肉
幹鹿肉
4.大黃
葛的別稱。可以入藥。
5.鹿洞
指白鹿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