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丹怎麽查字典部首

丹怎麽查字典部首

丹怎麽查字典部首回答如下

“丹”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丿”,再查3畫。

拓展知識

丹(拼音:dān)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指事字,其古字形像采丹井或盤子壹類容器,中間壹點像丹藥在其中。丹的本義指朱砂,古時常用朱砂作繪畫顏料,也可入藥。朱砂是紅色的,故引申為朱紅色。因道家煉藥多用朱砂,所以引申出道家煉制出的藥物壹義。

文字源流

指事字。丹是壹種紅土礦物,雙名丹砂,俗名朱砂。形狀像土,不能依照其形造字。丹砂要開采出來才可使用,就要從開礦的角度造字。所以有學者認為“丹”字甲骨文外部為礦井形,字形中間的點畫,表示朱砂。

也有學者指出“丹”字甲骨文外部與“井”字有區別,不像井形。古人往往用竹筒盛放物品,“丹”字外形正像竹筒的剖面形,兩邊像竹筒壁,中間的“=”形代表竹節,合起來就是壹個竹筒形。

“丹”字從殷商甲骨文至小篆沒有明顯變化,兩條橫線夾在兩條豎線間,豎線上下都長出於橫線。至秦簡,豎線高出部分已不明顯,與頂橫近於平齊。《說文解字》還收了壹個“丹”字的古文作圖A,可能是“丹”字被加上了壹些裝飾性的符號。

漢隸發展為頂橫右端折轉向下,連接右豎而成為壹筆,《說文》古文與此形顛倒相對,變化道理近似,只是變化在底部。後來居下位的長橫又向兩邊延伸,穿透左右豎線,全字演變成“丹”形。楷書把內部短畫或橫點變作斜點。

從“丹”字的結構看,古人很早就認識了丹砂,並把它采回來盛在容器中備用。道家把用朱砂煉成的藥叫“丹”,後來人們把依藥方煉制成的顆粒狀或粉末狀成藥也叫“丹”,如解暑用的人丹就是。

丹砂是赤色的,因此引申出“赤色的”這樣的意義。如宋代蔡襄《荔枝譜》七:“綠核頗類江綠,色丹而小。”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用朱筆在鐵上書寫,叫丹書鐵券。

過去,皇宮皆漆成紅色,所以皇宮又叫丹宮,宮殿的臺階叫丹除,皇帝用的車輦叫丹輦,皇帝居住的地方叫丹禁,這裏的丹都指紅色。丹也指染成紅色。如《後漢書·公孫瓚傳》:“死者數萬,流血丹水。”

丹是紅色,又用為赤誠義。如南宋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丹心是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