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關於“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哪些事例?

關於“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哪些事例?

沂南縣62歲的高常權,退休前在教育系統工作。不僅愛看書讀報,並把看書的心得整理下來,積累了幾十本讀書筆記。現在,高常權已經出版了17.3萬字的圖書,並在開博客已刊文數百篇。\x0d\\x0d\  小時候,曾每晚挑燈夜讀\x0d\\x0d\  高常權出生於書香世家,高祖高清源為清朝內閣太學生,高祖後輩都讀書種田,詩書濟世。父親高毓芬自幼聰慧過人,不僅精通四書五經,且雙手能同時書寫毛筆字,雙手各打兩個算盤。\x0d\\x0d\  6歲時,高常權上小學,在母親教誨下,從小好學上進。初中時期,高常權養成了讀書看報的習慣。1964年,在全縣初中升高中、中專成績第壹。畢業後,高常權到當年抗日軍政大學山東分校舊址的岸堤山區工作的五年中,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挑燈夜讀,讀到晚上十壹二點是常事。\x0d\\x0d\  “當時凡在學校周圍和老家中能借到的書,我無不壹氣讀完而後快。”高常權說。後來,山溝裏能借到的書讀光了,高常權就跑到縣壹中走後門找人借了回校讀。“現在回想起來,那段苦讀的人生歷程雖然是累了點,但它卻是我壹生中難得的人生歷練,在後來的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場。”高常權說。\x0d\\x0d\  壹本雜誌訂了二十六年\x0d\\x0d\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壹名小學校長改任輔導員以來,他壹直把訂閱教育和少兒報刊作為工作生活中的壹件大事。高常權壹度訂閱了12份報刊。\x0d\\x0d\  在所有高常權看過的雜誌中,《博覽群書》自1985年創刊至今,他壹直自費訂閱,對每篇文章都壹字不落地精讀,劃下經典句段。不少文章還加了眉批,每年12本裝訂成冊至今珍藏兩大箱,壹冊不少。\x0d\\x0d\  在城關教初中重點班語文時,他經常“偷偷摸摸”地把大夥看過的公家報紙上的重要文章剪下來,以便講課時用。“那時報紙很少,月工資34.5元,個人訂不起報紙,覺得公家看過的報紙剪下來不夠道德,但讀書人剪報不算偷,把重要文章剪下來,這種習慣壹直堅持到現在,至今我已剪貼三大本,三千余篇各類文章。”高常權說。\x0d\\x0d\  老來愛上網,喜歡上微博\x0d\\x0d\  高常權說,他讀書看報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直到現在,他每年冬春秋三季穿西服,口袋裏都裝著壹個本。夏季則在書包裏裝著壹叠卡片,只要對做學問有用的知識,他馬上就把它記下來。\x0d\\x0d\  “幾十年來,我壹直不停地記,至今積累的這種讀書筆記已有幾十本,這成了我做研究的‘土字典’。每當構思重要的文章,我都把近期的隨記‘卡片’和小本找出來參考。”高常權說。\x0d\\x0d\  目前,高常權已經發表各類作品超過了400篇,並出版了17.3萬字的作品集《給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現在,高常權正在準備出第二本書,名叫《牽手沂蒙》,裏面講述的是老壹代革命家牽手沂蒙少年的故事。\x0d\\x0d\  現在,高常權除了在家裏看書外,每天還要上兩個小時的網。前不久,他還註冊了微博,因為經常交流讀書心得,已經有不少粉絲關註他了。